第(3/3)頁 如此說來,真是天不絕我曹操啊。 然而他未免太高看自己了,只見那名白袍小將,一路縱馬向前,直追到算圣劉洪旁邊,大聲問道:“敢問長者,可是要投奔涼州蘇有朋?” 劉洪早已立下死志,此刻正是滿腔熱血,想要在臨死之前拉上幾個墊背的,哪里會有多余的精神去應對他的詢問。 見他并沒有反應,那白袍小將只好又問了一聲,這臺終于鉆進了算圣劉洪的耳朵里,并順利的得到了一個肯定的回答。 “我的確是要前往涼州會見蘇有朋,你又是何人?” 那白袍小將橫槍立馬,朗聲回答:“在下常山趙子龍,奉家師童淵之命,前往涼州輔佐蘇有朋。” 劉洪聞言,輕輕地啊了一聲。想不到這里還有蘇寧人才計劃的漏網之魚。 不過他們現在可沒時間感嘆,這段時間的迎面沖鋒,已經讓他們和追兵十分接近了。 劉洪見狀,還要繼續催馬向前,不殺個痛快便不肯罷休。卻不想他的韁繩被一旁的年輕人一把拽住。只見趙子龍淡淡一笑,說道:“長者不妨先走,子龍為你斷后!” 劉洪驚奇的看了一眼對方,問道:“我看你不過20歲的年紀,又怎么能抵擋得住千軍萬馬的沖擊。如此大好年華,還是去涼州多學些學問吧。老夫年事已高,本就是行將就木之人,今天就把這性命丟在這里,又有何妨?” 趙云卻暗自搖搖頭,勸道:“學問之道,那是長者這里德高望重之人才會去琢磨的東西。我等山野村夫,本來做的就是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勾當。長者勿要擔心。待子龍去去就來。” 劉洪還想說些什么,就見他已經縱馬狂奔殺入敵軍陣中。 現在是一名追兵小校,自不量力,手持一柄長刀,便想和趙子龍一較高下。可惜長刀還沒有掄圓,就被趙子龍一槍戳中腹部,當場墜馬生死。 又有幾名不足,從趙子龍的側面,一起出槍猛刺。卻被趙子龍奮力一揮,全部格擋開來,就連他們也都站立不穩,紛紛躺倒在地。 又有一支冷箭射來,直奔趙子龍腦門而去,卻見他只是輕盈的出槍一撥,那支羽箭便偏離了原來的軌道,狠狠的扎進了旁邊一名校尉的胸膛。 類似的情況接二連三的發生,有人被他的長槍挑飛,有人被他的駿馬踩踏,有人被他戳中要害,有人被他砸暈在地。那一桿長槍在他手中,被施展的出神入化。槍尖也好,槍桿也好,槍尾也好,都成為了可以斃敵的利器。 遠處的劉洪驚訝的呆若木雞,更遠處的曹操早已經瞠目結舌。 這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精悍的槍法。這四海內,竟然還有如此驍勇的悍將。 經過趙子龍的幾番來回沖殺之后,張讓的這支追兵已經潰不成軍。而后續部隊則懾于這名悍將的勇猛,竟然無人膽敢上前一戰。 張讓看到這副情況,氣得將他們大罵一遍,可惜他們寧愿在太監面前挨罵,也不愿意到趙云面前送死。 于是就在這種狀況下,兵力占據絕對優勢的他們,竟然目送對方三人離開。 曹操見著劉洪和那名白袍小將一起返回,當即便走上前去準備感謝一番蘇寧,然而當他走近的時候卻發現那名白袍小將的相貌,與蘇有朋有著迥然的差異。 曹操不禁驚呼失聲:“原來你不是蘇寧!” 趙云不禁也輕呼一聲,竟然有人把他誤認成蘇寧,難不成那位涼州少年的功力,竟然能和自己不相上下。 這倒是更讓他感興趣了。 至于曹操的誤會,他當然也要解釋一番,這只不過需要一個自我介紹罷了:“在下當然不是蘇寧。我姓趙,名云,字子龍。和你們一樣都是要前往涼州的。” 曹操不禁大喜,這一路上有這位猛將同行,自己的性命可算是保住了。 于是三人一同上路,而他們身后的追兵,卻不敢輕舉妄動,只是跟在后面,既不肯放棄追擊,也不肯輕易出動。他們更愿意抱著僥幸的心理,尋找對方疏于戒備的時機再動手。 張讓感覺這樣的策略太過消極,他需要有一支更加強悍的軍隊,才能與剛才的那位年輕猛將對抗。 駐扎在長水的長水營,或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