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熟練的使用筷子,卻又不太喜歡食用涼州體系的食物。這種人的來歷其實非常好猜,那就是關東諸侯的部下。 然而這些人的口音卻并不像是關中地區的,反而有一種關中地區的特色,而在過去的幾年之間,關東地區的青年參軍之頻繁,可以說是冠絕整個涼州體系。 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說是要到西線戰場上去參軍,諸葛亮等人也沒有多加懷疑,然而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恐怕他們對于關中子弟的印象,恐怕也要好好的修改一下了,畢竟那些世家大族當中,頗有一些六郡良家子而自從皇帝劉協跑到曹操那里去之后,便有很多漢朝的一老一少也跟著他去了那里。 如果有那么一群人,本著滲透進涼州體系的目的而混進了這里,那么諸葛亮是不應該覺得有什么驚訝的,至少邏輯上完全存在這種可能。 且不要說曹操那個家伙在涼州體系之內呆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對這里的一草一木,各種典章制度都非常的了解,就算他不了解,只要把荀彧和荀攸加以重用,就很快可以從他們的口中得到涼州體系的許多虛實。 所以他們壓根兒不需要派出人手來這里打聽消息,而且以這幾個人對于兩種體系內部各項事務的了解程度來看,他們也不像是初來乍到的慈善者,反而像是掌握了各種情況的老熟人。 如此看來,他們的這一推斷很可能出現了什么問題,至少不可能幫助他們得到正確的答案。 好在這樣的思維邏輯問題根本難不倒諸葛亮,他只是稍微換了一個思維的角度,便很快的找到了另外一條合理的解答。 “如果把這個因素也考慮進去,那么恰恰可以用來縮小嫌疑人的范圍,剛才我們已經說過,對涼州體系的內部事務非常了解的,只有曹操的手下,那么這樣一來,這群人很有可能就是曹操派來的,他的目的也當然不可能是打探情報,而是進行某些可能的破壞活動,甚至我現在開始擔心之前我們接觸到的制假售假,很有可能就是他們做出來的事情,只是現在還缺少證據而已。” 司徒云卿為這話只是簡單的想了想,便立刻點點頭,說道:“我同意你前半部分的推測,但是后半部分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實。但我也冥冥之中覺得,兩者的確很有可能有關系?!? 諸葛亮就知道他的這位老大會和他想到一起去,雖然這對于他來說可能有一些難度,畢竟在此之前,他還認為這些家伙的背后,利益推手,很有可能在他所說出的那些領域當中,但現在看來,他們只是利用各種熟悉的各領域知識,來和這些陌生人們套交情,以便豐富他們僅有的見聞,并且尋找可能的利用對象。 因為他們很有可能背后不知有一種立即退出,或者說他們能夠利用起來的利益集團,王源科也是他們所熟悉的任何一個領域,因為制假售假這種東西完全可以涵蓋到每一個生產部門去。 如果對于他們兩人來說,在事情已經有了假設的基礎之上,還能夠如此迅速的推翻,既有的局限,尋找到更加有可能貼近現實的邏輯鏈條,本身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畢竟他們現在只不過是學生而已。 而且他們兩個還都是武藝平平之輩,如果想要對付這群窮兇極惡的家伙的話,那么必須要找到武裝力量,進行配合才行,好在他們即將要前往的地方是軍事力量加到集中的區域,只是不知道那里的人物,有沒有興趣干涉一下制假造假的事件。 好在他們還是有那么一兩個對他們比較有利的條件的,一個是他們很有可能會得到一個比較高等的軍事職務,這讓他們很有可能擁有可以自行調動的力量,而另外一個是他們出發的,還算比較早,這讓他們可以晚一些到單位去報到。 考慮到這些因素,司徒云和諸葛亮最終決定,在列車到達終點站之后,并不急著到他們的單位去,而是立刻跟蹤這些人,前往他們的目的地。 雖然他們不確定這樣的跟蹤行動最終能為他們帶來預想當中的收獲,但如果不跟蹤的話,他們恐怕很難掌握更加具有說服力的細節證據。 對于他們兩人最終還是決定冒險一試。 為了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接下來的冒險之中,他們在接下來的旅途當中,幾乎全天候保持在睡眠狀態之下,列車上并不缺維持治安和秩序的警務人員,所以他們就連行李的安全問題也不用考慮。 而這趟列車的終點站河中站,位于亞洲地區最大發起中亞戰略的河中地區,從這里可以前往涼州地區,在中亞以及南亞的各個控制據點,其中自然包括諸葛亮和司徒云應該前去報到的那些單位的駐地,不過他們兩個卻根據之前定好的計劃,悄無聲息的跟蹤起了那群游俠兒。那就游俠兒最終所要前往的據點,卻讓他們感到出乎意料。 這群號稱要到西線戰場上去參軍的家伙,竟然沒有和諸葛亮等人一樣踏上西行的列車,而是轉道向南踏上了前往印度控制區的嶄新航線。 關于這條航線的經過之處,大部分都被山區所占據,所以這條航線的修筑時間比原來的計劃要長出了不少,而且在修筑的過程當中還大量的動用了炸藥等先進工具,致使這一線路的修建成本非常之高。 在大本營的安排之下,這條修建成本非常之高的鐵路,在運營的時候也將收取巨額的高價,所以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愿意乘坐這趟列車出行,如果僅僅是參軍的話,他們不應該專門跑到南面去,尤其是一群爭強好勝的游俠兒,前往南方的戰場,吳義云是在明確的告訴別人,他們的武功實在是太垃圾,以至于不敢面對波斯高原上的敵人,所以只能到南亞地區去碰碰運氣。 可是心思正常的游俠兒當中,哪有愿意承受這種諷刺的人呢? 于是諸葛亮和司徒云便更對這群人感到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