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應對的辦法有很多,要么是寧可丟失這個點也不去援救,讓對方白忙活一場。 要么就是圍魏救趙,這些都是老祖宗玩壞了的把戲,你圍你的,我圍我的,看你救不救? 第三種就是齊頭并進,你圍我的點,我不專門救這個點,來個齊頭并進,等待后續部隊或者集結更多部隊,來個全面進攻甚至是反包圍。 如果俄國人會國內的那一套,等待后續團部兵力集結,繞開主路,分散派出更多偵察游騎兵齊頭并進。 所謂的圍點打援就是個笑話。 這些在國內都是有案例的,張鍇也聽聞過一些。 甚至許多參謀為此人手專研一手孫子兵法以及國內外的各種戰場案例進行參考謀劃,以免遇到同樣情況無法做到及時應對。 可以說,在國內打的不僅僅是裝備兵力,還是腦子。 有時候明明對方就是直來直去的招式,己方參謀部腦子只怕都得想破了,才敢下定一個決定。 不然鬼知道對方在玩什么陰謀詭計。 你可以說國內兵員整體作戰素質現在還很業余,但決不能低估了這些作戰參謀。 至于之后的淞滬會戰,那就是純粹的參謀部對軍艦和空軍轟炸沒有一個直觀概念導致的,以及最高層對戰場局勢的錯誤判斷。 但那都是后話。 “嗯,這不是有辦法嗎?為什么不試試呢?”趙銘聞言點點頭笑呵呵看向張鍇道。 “可是情況太復雜了,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布置,而且我們損失不起,一旦出現錯誤判斷,被對方反包圍。 那損失可就太大了!”張鍇皺眉反駁。 或許在劉大帥執掌時期,他的決定會十分激進,但在老宋麾下安逸了這么久,他早就變得穩健了。 “你忘了?” 趙銘忽的指了指天空,見此張鍇抬頭看去,赫然看到一只雄鷹在高空之上翱翔。 似乎察覺到主人在看它,它發出一聲尖銳的鳴叫。 “我知道了....” 張鍇點點頭,“這樣也不是不行,不過必須要加強對沿途一線的戒備,并且一定要快!現在已經距離交火結束過去近半小時。 我們最多只有十五分鐘布置,十五分鐘內必須盡快將人馬拖到這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