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這兩者皆有,也是真的在為他們默哀,但這卻是趙銘第一次觸摸真正習武之人的尸體。 很快龐雜的身體記憶就涌入體內(nèi),這幾人全都是師出同門,師承形意門,但并未學全。 五具尸體中,其中有三具尸體學的是武師,能力高低不一,分別從他們身體中獲得了。 形意五行,這類形意拳母拳的拳法,以及形意,猴,馬,虎三形。 拳法套路其次,真正讓趙銘驚訝的是,自己的雙腿下盤根基一下子穩(wěn)固無比,就像是常年站樁多年的老手。 原本趙銘也是會一些拳腳功底的,但大多都是關(guān)中地帶的拳腳刀法套路。 套路也就是招式,但武術(shù)的核心還是在根基,樁功這些基本功上。 拳腳套路只是讓你會用武器,但樁功這就像是武術(shù)家的引擎,真正能催生出更大力氣的原動力。 之前趙銘身手也算矯健,刀術(shù)一絕,但一直很遺憾拳腳功夫武術(shù)功底不扎實,而現(xiàn)在卻是直接彌補了這一遺憾。 或許在尋常人看來,會武術(shù)有什么用?這年頭比的是槍!是火器! 拳腳再厲害,也怕菜刀,道理差不多,功夫再好也躲不過子彈。 但還真不一定,前朝時期還真有躲避子彈的案例。 這事兒趙銘還是聽大山講述津門以及京城見聞時提及的。 好像是京城有一位武行師傅,因為以制作眼鏡為生,所以江湖人稱眼鏡程。 這人學的一手八卦門的功夫,曾經(jīng)面對一整個洋人火槍隊的追擊分毫無傷,接連躲避子彈如同家常便飯。 最后因為翻墻逃脫時,鞭子被房檐掐住,導致被一槍命中這才無奈離世。 除此之外他師父董師傅也是一位牛人,不得不說江湖上奇人異士還真不少。 當然那個年代的槍械和現(xiàn)在已經(jīng)逐漸發(fā)展出半自動步槍的年代是沒有可比性的。 趙銘也不求能躲避子彈,能盡可能具備極強的反應(yīng)能力,不至于遇到危險反應(yīng)與常人無異就行。 至于傳聞中的絕世武功,亦或者一葦渡江這些,趙銘只能是想想。 或許等金手指不斷強健體魄后,能做到一些頂級武術(shù)家亦或者搏擊高手的能力,但想要以血肉之軀對抗熱武器,那就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歪了。 逐一將尸體摸了一遍,還掌握了不少京津冀一帶的跤技。 摔跤看似沒什么用處,實際在地面的白刃戰(zhàn)中卻有不少的實戰(zhàn)指導效果,當然趙銘對于各類技能是來者不拒,自然是多多益善為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