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吃過午飯,趙銘便帶人去達爾罕附近的那片湖區視察。 這邊將會是河道運輸的關鍵節點。 雖然察北冬天水面會凍結,但凍住其實也好運輸。 直接把貨物丟在上面,岸上兩側拴上馬繩,借助馬匹的拖拽力,可以直接一路滑行過去。 就像是一輛火車,一次性可以掛很多節的貨物一起滑行。 畢竟這條河可是延綿近百里,這省去的運輸成本可不小。 “咦!這邊之前是有建筑嗎?” 看著一行正在湖口忙碌的眾人,趙銘這才發現,他們似乎在一片原有的廢墟上進行作業。 “趙爺您說這個啊,對,之前是有一處建筑,是前朝鋪設的。 好像是前朝為了方便和外蒙地方進行通訊溝通,所以在這里設立了電話線站。 后來前朝沒了,這兒也沒人維護,也就荒廢了。 之前這兒好像是叫二連來著。挺奇怪的一個名字?!? 老孫頭對這塊還算熟悉,但還是一邊回憶一邊說道。 聽到二連這名字,趙銘起初還沒太在意,但仔細回憶后就不由挑了挑眉。 二連? 所以這就是后世的二連浩特? 沒記錯的話,二連浩特最初就是由前朝的電話線站為基點建設起來的。 后來隨著五六年多國聯合的鐵路線鋪設,鐵路貫穿此處,這兒的火車站附近就形成一片發展雛形。 隨后到了近現代,這兒才逐漸批準為城市,進入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 考慮到這兒的水源豐富,附近地理位置優勢,趙銘忽然理解為什么這里會發展起來了。 而且許多地方也能對得上,距離外蒙相隔十公里不到,不過后世的市中心應該還要再往南幾十里。 印象中后世的二連浩特市區附近可沒看見山峰。 但不管怎么說,這里確實是一處絕佳的發展區域。 趙銘已經尋思著之后將自己的大本營從霍中屯搬遷至這里了。 取水用水方便,而且沒有霍中屯那樣的發展桎梏。 霍中屯三面環山,想要向外擴展可沒有這便利性。 之后兩天如期一場大雪在察北覆蓋,整個霍中屯宛如陷入冬眠,白天幾乎看不到幾個人在外面活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