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怎么樣?人家有意向嗎?”趙銘淡淡反問。 “有些意動,但人家沒明說,可能是手頭資金不足吧。 畢竟那個田邊慶元也就是普通中低層,至于他那兩個同伴就只是普通職員而已。 除非是他們上頭的大老板。”老郭攤攤手有些無奈道。 對于這點趙銘并不奇怪,甚至對方有意動更不奇怪了。 因為趙銘可是很清楚,東洋人國內目前的處境,底層百姓可是根本不可能松懈分毫。 雖說東洋人近幾十年來陸續在國際上打贏了好幾場戰役,可根本沒獲得太多的好處。 比如日俄戰爭,打完反倒是欠了英國一屁股債,如若不是一戰爆發,東洋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還完這筆高利貸。 倒是過了一段好日子,可一戰結束,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各種西洋的舶來品涌入亞洲市場,東洋人的商品無奈價格暴跌,經濟受到嚴重沖擊。 國內市場一片蕭條,到了21年,東洋的貿易逆差達到恐怖的3.5億元,外匯儲備少了一半。 可別以為3.5億元很少,這年頭日元還是很值錢的。 甚至一定程度上與美刀掛鉤,一美刀僅能兌換兩日元。 后續雖然陸續變的貶值,但到了41年,一美刀依舊僅能兌換432日元。 直至到了1945年以后,這日元才開始大幅度貶值,到了47年,一美刀足夠兌600日元了。 所以在現在以及抗戰時期,日元的購買力依舊充足,尤其是現在還是以金本位計價的情況。 雖說貨幣值錢,但現在東洋國內的民眾過得可不好。 前幾年關東還發生過大地震,整個京濱工業區遭遇了毀滅性打擊,經濟損失超過300億美刀。 無數東洋人流離失所,衣食無果,這無疑讓東洋人過得雪上加霜。 甚至可以說東洋人之所以在開戰之初就舉國沸騰,甚至傾盡全國之力也要打這場戰爭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國內經濟崩壞。 不得不靠著戰爭來轉嫁經濟危機。 至于現在這田邊慶元心動的原因也就很簡單,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窮,任何賺錢的機會對方都會心動。 其二,東洋人很熟悉債券這套路。 因為在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下,東洋政府分發過政府債券,還向國外銀行進行高息借款就為了緩解經濟壓力。 所以債券這套路,田邊慶元或許十分熟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