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六天,幾乎吞并察哈爾大半疆域,輾轉多地,這事兒放在咱們弟兄上誰說能做到?” 趙綏看向副官,不僅僅這名副官低下頭,身邊一眾參謀紛紛低下頭。 這事兒,他們仔細一想就知道很難做到,不! 已經不是很難!而是幾乎不可能做到。 大家也是跟隨趙綏打過不少仗的,很清楚軍隊里的實際情況。 六天三百公里趕路,的確是可以做到,但就算這樣底下士兵已經是怨聲載道。 這種情況下別說繼續打仗了,能維持士氣不崩潰就很難得了。 而急行軍三百公里,還需要接連發動數場戰役,更是一鼓作氣以一支騎兵團擊潰萬人隊伍,這怎么看都不可能。 可戰報就是實實在在的記錄在冊,說明事情就是如此,又讓大家不得不服。 “所以我們做不到對吧?可趙銘所部卻做到了,你們說是不是這趙銘被低估了?” 趙綏揉了揉眉心,嘆道, “這代表這支軍隊遠非表面所說的是一支成立不過年余的雜牌軍。 反而這是一支騎兵精銳中的精銳,不僅平時有針對性的訓練過體能,就連戰馬也是做過訓練。 并且士氣凝聚力十分可怕,這樣一支軍隊就算是沒有精良裝備,我也敢說他張礪會被打的哭爹喊娘。” “就算是咱們面對這支騎兵也不敢說能穩贏!” 趙綏忍不住搖搖頭,這不是他漲他人威風滅己方士氣,而是仔細分析后得到的結果。 作為晉軍騎兵組建之初的骨干,趙綏對騎兵的研究可謂是由來已久。 很清楚這種高強度作戰對于人員馬匹的負擔有多大,他這番話還是收著點說的,不然真讓他真心實意比較,起碼在執行命令方面自己麾下絕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 “長官,話說如此,咱們不是應該準備更加充分再開拔豈不是更好? 如此火急火燎開拔,軍備物資只怕都無法準備齊全。 我們最多攜帶五日的糧食和足夠勉強打幾場遭遇戰的彈藥。 更不可能攜帶太多重武器.....” 一名參謀有些不解,既然敵人并非二流軍隊,那為何還要如此匆忙。 而就此事而言,趙綏再度搖搖頭。 “諸位看來你們還是沒懂咱們的意思! 你們還以為這趙銘只是小打小鬧?如此迅疾如風的攻勢,信不信我等稍微慢了一步,我們真就只能給張礪這小子收尸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