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需擔心補給問題,更是無需擔心彈藥問題。 一切早就在數日前后勤部隊就已經以行商打扮分別在各個區域駐扎。 這一計劃正常來說自然不可取的,過于冒險。 起碼在中原和南方地帶很難有完美實施的可能。 但是綏遠和察哈爾差不多,都屬于地廣人稀的情況。 加之綏遠的駐軍有限,趙銘此前雖不清楚綏遠的具體兵源數量。 但也能摸清楚一個大概,最多不超過一個師,情況差點可能也就一個旅的正規軍兵力。 這么點兵力想要散布綏遠諸多地方,難度極大。 如此,一支快速突進的騎兵,就更讓對方防不勝防。 就算中間有一些附近的部族看到了騎兵飛馳過境,想要通報上去,那也是過時的消息了。 可別忘了,這年頭電臺可是稀罕玩意,也就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才能擁有那么幾臺。 像是綏遠這種地方,全境能有個四臺都算是燒高香了。 一路風馳電掣之下,就算被發現,也已經不重要了。 殊不知,就在幾個月前,國府那邊都被西北騎兵打的抱頭鼠竄。 西北騎兵靠著強大的機動力,以及老油子般的兵行險招的打法思路,各種穿插。 往往國府那邊發現他們跡象時,消息上報上去的時候,這消息就已經有了嚴重滯后性。 要知道這年頭國府的電臺數量雖然不多,但遠超晉軍,西北軍。 饒是如此,也只能保證團級以上才能保證有一部電臺。 也有一些團部具備電臺,但數量不多。 電臺真正大規模在國府團部裝配,那得是抗戰時期,且一些雜牌軍依舊無法大規模配裝。 比之東洋人的軍隊,更是相差甚遠。 所以別說現在國府電臺數量不多,就算多,想要傳遞出十分精準的消息,也有滯后性。 尤其是幾個月前的接連受挫,國府一邊往往是駐扎在一個區域的營級,團級單位發現了敵人蹤跡。 而他們又沒電臺,等他們傳訊兵火速將消息上傳至上級單位時,對方早就轉戰千里了。 這一情況在綏遠這塊地兒更加明顯。 本來晉軍電臺就遠不如國府多,加之為了應對南方戰事,更是抽調了不少電臺南下。 這就導致綏遠察哈爾的電臺少得可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