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說戰(zhàn)壕術不好,可如若一味將所有底牌全都押注在塹壕戰(zhàn)術中,那就是找死無異。 唔....這點可以看看馬奇諾防線。 一個完全為了適應一戰(zhàn)的產物。 從一戰(zhàn)結束后開始修建,前前后后花了幾十年修建。 結果修建完成就是淪陷的那一刻,一度被淪為笑柄。 而小胡子能夠閃擊波蘭,靠的正是空地一體,快速推進的協同作戰(zhàn)策略。 雖然依舊只是空地一體化的雛形,但這年頭誰見過這玩意? 不!應該說是海陸空一體作戰(zhàn)。 因為當時就連海上力量也被調了過來,在海上進行艦炮支援。 三位一體,火力猛的一塌糊涂。 相較之下,眼前這奉系玩的這手,聲勢挺大的,就是有點各玩各的。 正如趙銘所料,隨著對方主力真正抵達前線,開始輪番對著多倫,潘家營子陣地進行猛攻后。 一如既往,航空編隊玩他們自己的,陸軍玩陸軍的,各玩各的。 偶爾也有幾次協同作戰(zhàn),但那也是地面火炮和空軍炮火集火轟炸。 從未想過地面部隊趁機推進。 要知道一方火力被壓制的時候,就是地面部隊拉近距離減少傷亡的時候。 一旦戰(zhàn)壕內的火光稍稍減輕些許,就可以快速突進,徹底跳入壕溝和殘存的敵軍進行搏殺。 火力壓制不利用起來,這不是浪費? 不然真以為單靠轟炸就能把戰(zhàn)壕內的敵人炸死? 人家丑國在上甘嶺投了一百九十萬枚炮彈,炮彈投的多有卵用?能直接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拿下陣地? 爭奪地盤,陣地,還是得填人進去。 一味的等待炮火過去再進行地面推進,效率慢,更是浪費這寶貴的火力壓制。 就好比步坦協同,這玩意在一戰(zhàn)時運用并不算特別頻繁,屬于尚且摸索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