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是和趙銘聊的比較交心了,姜浩這才開始埋怨起來。 只是他這一吐槽,趙銘心里就直呼這姜長官真特娘是個人才啊! 都已經想到了國際關系緊張,以及之后的封鎖了。 事實上二戰期間,國際對武器的禁止出口倒是沒有,就是東洋人會進行封鎖。 但不可否認,姜長官這番言論極有遠見。 不僅預測到可能出現的封鎖,還提出了一邊量產,一邊研發的思路。 這其實也是趙銘的思路。 就好比奉系兵工廠,現在制作一些戰機,因為技術不成熟,的確成本極高。 但完全可以先設計一款簡易機型,不求多好的性能,只求價格低廉能飛就行了。 以這類機型進行量產,一邊可以用于充當偵察機,一邊也可以用于充當學員練習機。 而后續同時進行研發設計先進機型,以量產熟悉流程,以研發熟悉研發。 到時候等技術成熟之后,完全可以實現全新主力戰機的批量生產。 這點就好比后世的一些技工貿還是貿工技的區別。 只是趙銘走的是自產自銷。 后世那些摩托車引擎改裝一下就能成農業飛機賣給小黑,自己要求也不高,能飛就行。 飛行員飛行員,起碼得能飛起來。 這飛都沒法飛,那飛行員練一輩子都難以飛起來。 “姜長官,您放心只要是在我那兒,他們都能得到展現自己的價值。 這點相信您無需質疑,因為我對他們的重視就是最大證明。” 對于趙銘這點,姜浩也是比較認同的。 對人才的重視的確是趙銘的優點。 想到這里,他原本打開的口子竟然又有些松動了,“趙先生不知道你還要不要一些基地的工人?” “工人?基地這兒還有工人?” “維修工!這些人雖然不會造飛機,但飛機出問題什么的,一些小問題都能解決。 如果有專業人員對他們進行深入培訓,他們甚至能幫你組裝飛機。” “要!當然要!多多益善啊!” 趙銘都樂開花了,姜浩簡直就是他的貴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