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見此趙銘臉色方才好些,看向眾人道, “我記得我任命了裝甲車督辦,名字是楊明,楊督辦是誰?” 實在是對這些人不熟,雖然人員都是經過他的手。 他都親自查看過這些人員名單的,也看過這些人的資料。 都是擇中取優,對專業對口的人進行委任。 就好比這楊明,之前在俄國留過學,對農用拖拉機有不錯的研究。 還在人家拖拉機廠專門實習過幾個月,算是趙銘眼下為數不多能挑出來對裝甲車有點了解的人才了。 實在是沒辦法,矮個子拔將軍也得先把項目落實下去,先搞起來再說。問題之后再解決。 至于技術方面,趙銘目前挖過來了幾名不得志的洋人裝甲設計師。 雖然是半吊子,但就算是半吊子,現在都還沒過來,得等下個月才能過來。 不過拖拉機生產線現在倒是搞過來了,沒記錯的話,現在應該已經在察哈爾逐鹿附近進行裝配了。 為了方便運輸,趙銘還是決定前面先在這邊完成投產和設計。 等后面戰爭爆發,局勢變化之后,再轉移這些重要廠區。 “長官!” 站起身的竟然是一位年輕人,對方看起來歲數不會超過二十八歲。 不過看著倒是有些靠譜,有些俄羅斯人血統,本身就是黑省那邊的人。 “說說吧,那邊拖拉機發動機生產有什么問題?” 趙銘也沒詢問裝甲,那玩意對現在的兵工廠有些太難了。 先把拖拉機發動機給按照生產線造出來再說。 聞言這楊明臉上更顯尷尬,但還是硬著頭皮道。 “長官,目前還在摸索熟悉設備,不過您放心,下月我們這邊應該就能按照生產線復刻組裝出第一臺發動機。” 聽到這回答,趙銘反倒沒有失望。 發動機的復雜程度遠勝其他槍支火炮,趙銘也不能苛求太多。 “嗯,能夠搞出來就行,我對你下半年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每月搞出十臺發動機就行。 另外明年你就得提提速了,有要求盡管提,我都能想辦法給你解決。 但明年我必須要看到每月能生產出至少五十臺發動機出來。” 至于對發動機的排量動能的改進,趙銘也懶得提了。 馬的,能搞出來就不錯了,哪管這些有的沒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