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這里,趙銘多少明白怎么個事兒。 八十八和八十七,他是有點印象的。 據說這兩個德械師是打滿淞滬戰爭全程的存在。 據說到11月份撤離上海灘時,幾乎全程都在打,除了偶爾幾次回防補充人員之外,幾乎都在參戰。 如87師,會戰期間補充了四次兵力,加起來傷亡的官兵數量達到了一萬六千人。 88師,同樣也補充了幾次,全師損失兵力半數以上。 哪怕后面提及的36師,同樣是補充四次兵源,共計傷亡一萬兩千人,老兵幾乎全部換了一茬。 只是趙銘沒想到,這才是戰爭前期,就已經不得不被迫進行第一次補充人員了嗎? 此時會議室內還在爭吵著,都在爭論讓誰來頂替,補上這塊缺失的防線。 只是爭來爭去,無非就是兩點。 信得過的抽不出身,信不過的又擔心防線淪喪。 就在這時,有人站出來提議道。 “我覺得還是應該讓趙師長頂上去!長官,我覺得可以讓趙師長嘗試一二。 同時讓87,88師在防線后方不遠處派遣一個團的兵力進行協調。 一旦防線有失,可以隨時頂上!” 聽到這話,原本一直在旁觀者視角的趙銘有些愣神。 怎么突然就扯到自己身上了? 而且這位老哥,你就這么信得過我? 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趙銘用屁股想也知道,87,88師這兩部駐守的防線有多么慘烈。 一開始就投入如此戰場,這明顯不在他的計劃之內。 想著作勢趙銘就要反駁推辭。 然而不等他開口,很快又有人附和道, “我覺得宋參謀說的很對,畢竟趙師長的部隊已經在后方駐扎許久。 想來早就養精蓄銳充足,而現在前線戰事吃緊,理應讓趙師長挑起重任!” 這下,趙銘算是看出來了,這分明就是有人想把他架起來。 瞥了眼說話之人,這應該是一名軍官。 很可能還是目前已經投入戰場的某個部隊的副官,過來旁聽的。 對方會慫恿他參戰,自然是想著讓其他部隊多分擔點壓力。 畢竟我們都在前線打生打死,你們憑什么在后面一直休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