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說一些大致的作戰方略已經制定,但一些小修小補,他不介意集思廣益。
“諸位,我部最大的優勢,那就是本土作戰,雖說東洋人為了攻打晉地,估計早就對這邊做足了周密探查,這點優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我們還有另一點,那就是幾乎不需要怎么考慮后勤運輸問題。
以及我們有著堅固的城墻,以及此前挖掘的戰壕,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我們是防守方,而敵軍則是進攻方,這無異于能極大的減少我部的戰損。”
“嗯,那傅將軍,對于眼下的作戰策略你有什么想法?”
“回長官,我部應該以主力確保萊水墕、川套里、窯子上之線陣地。
這點可以用15,17軍負責此事,敵軍想要進攻太原,這邊的布局很重要,能極大的鉗制敵人后續大量兵力的挺進,減少正面戰場我部遇到的壓力。
其次,以重兵,對西黃水、育龍鎮至周家山之線陣地進行拱衛。
同時用分潤另一波重兵把守,觀象坡至西青善及東墕村至天門關之線陣地、
如此呈現處于一個四方張合的處境,將太原牢牢拱衛,建立一道緩沖地帶。
如此我部不至于被敵軍重兵包圍城池的窘迫。
當然具體的細節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諸如一些村鎮,我們也不能放棄。
在一些要道區域都需派遣兵力部署。
既然我部現在以防守為主,敵人是進攻一方。
想要打退敵軍,我部就得效仿察哈爾的策略。
一步步建設多道方向,一步步給敵人造成損傷,只有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此局才能破!”
到底是老將,這番思路說的大家一陣點頭。
的確是這么個道理。
防守方用不著主動進攻,主要在一個個主要區域做好防御工事,等著敵人發起進攻就成。
這樣一來,能極大的彌補裝備上的不足,減輕己方的戰損。
——
而相較于晉地岌岌可危的局勢,此刻察哈爾已經進入風平浪靜的階段。
武城郊外,兵工廠工業園區域。
此刻這邊到處都是灰塵彌漫,大量馬匹和軍用卡車在干道上疾馳。
一位位士兵在一些主要交通樞紐上靠著口哨維持著交通正常運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