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趙銘提議道,他也不想看著老衛在這里死磕。 之后見好就收反而對老衛十分有利。 畢竟老衛現在的處境一點也不好,眼下見好就收,回到后方,上峰那邊哪怕想追究他對紅方施以援手的舉動,也不好太過訓斥。 畢竟中條山一戰哪怕失守,就眼下打出來的戰績,也足夠平息上峰怒火了。 “我知道了,這件事我會看情況行事的。” 老衛點點頭。 眾人又聊了會,在五日后,趙銘所部就陸續開始撤軍了。 率先撤走的就是張鶴殘部,其次就是猴子所部,最后才是王二所部。 加上傷員,共計撤走了三萬人左右,留下了一個不足七千人的師繼續駐守胡家峪。 哪怕東洋人突然猛攻,有這一支師的中堅力量支撐。 敵人想要瞬間攻破胡家峪也不大可能,這是趙銘想幫一把老衛。 如若敵人猛攻,在自己一個師的支撐下,老衛還能從容撤走。 其他部隊也能有序后撤。 他真不相信這里的兩個集團軍。 但這兩個集團軍雖然在中條山表現很差,不過能多保留一點實力也是好的。 至于自己這一個師,趙銘也沒讓他們死扛。 盡可能依托胡家峪的陣地防守,感覺敵人來勢過于兇猛,不要猶豫果斷后撤。 —— 回到關中,第一時間趙銘就接受了兩萬人的預備役。 這些都是孫督辦送過來的,對于這兩萬人趙銘直接將其拆散重編,和之前自己擴軍的新軍混在一起。 之前中條山開打的時候,他就在后方繼續練兵了。 后方已經有了兩萬新兵,加上這送過來的兩萬預備役新兵。 也就是有四萬人補充進來,加上一直駐守在關中的一個師。 以及留守中條山的一個師,趙銘的兵力再度得到了補充,不過十萬肯定沒有。 總共算是湊夠了將近九萬的兵力。 對于這些新兵以及送過來的預備役,趙銘幾乎是按照自己精銳的標配去對待的。 待遇僅僅只是比精銳稍微差一點,但裝備什么的全都按照精銳差不多的配置供給。 上峰上來的預備役,趙銘可沒打算還回去,直接將其按照自己的嫡系部隊將其打造。 固然會存在塞人進來的可能。 不過趙銘不在乎,只要盡可能將這些人打散,給足了待遇,哪怕有個別人別有用心,也動搖不了什么。 而且塞人,總不可能這兩萬人全都是愿意一心一意跟隨上峰的。 況且趙銘還讓自己的情報部門調查這些人的底細。 重點是調查那些軍官的底細,如若家屬是在國府管轄范圍內的,他統統將其降職。 如果是在關中,陜地的,資歷以及表現都不錯的,他就統統提拔。 如此幾番手段下去,這兩萬預備役很快就有模有樣了,和趙銘自己的嫡系部隊也沒什么兩樣。 至于自己招募的兩萬新兵,更是不用多說,本就是關中子弟。 自己媳婦的馮家莊在這邊這些年也是積攢下不少名望,大家對趙銘的認可度極高。 覺得這就是他們自己的軍隊。 這很正常,這年代,要是參軍入伍,如果是去了異地的軍隊入伍,那這些士兵心里都會沒底。 老鄉見老鄉背后捅一刀的事情在這年頭還是比較少見。 原因無他,因為這年頭,你真的只能依靠老鄉。 尤其是軍隊之中,鄉黨的作用很大,很大。 就連一些高層將領,如果是同鄉,相互間的走動都會頻繁許多。 不知不覺就到了九月份。 僅僅是九月初一,上峰就來電了,催促趙銘所部立刻過去支援湘地。 對此趙銘直接回了句,做不到! 畢竟你們上峰自己預判錯誤時間,說好了讓我整頓休整一月,現在就讓我開拔,這不可能! 結果就是之后數日,都是三番兩次的開始發電催促趙銘。 對此趙銘統統都是委婉的表示不行,現在部隊整備不足,無法開拔參戰。 投入戰場就是去送死,他必須要為自己的士兵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