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縱使排除太陽之王這類注定無法回歸,還有一些離開諸神世界的神祇,剩下的神祇恐怕也有不少,數(shù)量恐怕有二三十位。 最近的例子,便是此前隕落在阿帝爾手中的大地女神。 這些,便是諸神最有力的后援,也是整個諸神世界無數(shù)年積累下來的最好財富。 在正常情況下,這些神祇想要回歸困難重重。 不僅是因為力量缺失,更因為當代神祇的打壓。 神祇之間是彼此競爭的關系,縱使在權柄之上沒有交織,但為了信仰之上的爭奪,仍然還存在的神,也不會希望過往的神祇回歸。 因為那必然意味著多出一位競爭者,導致信仰之力的獲取變得更加困難。 所以在在正常情況下,神祇的回歸困難重重。 但是在眼前,在世界征伐的背景之下,這兩個問題卻最大程度被解決了。 復蘇隕落神祇的力量,可以由諸神一同公攤,也可以自天災世界中奪取。 至于諸神世界的矛盾,在如今諸神團結(jié)一致,一致對外的背景之下,也可以被解決。 因此,復蘇過往隕落的神祇,讓其加入世界征伐的陣營之中,這個提議完全可行。 而相對的,諸神世界可以這么做,天災世界的天災之主們,卻并不行。 一方面,在與諸神的交戰(zhàn)中,他們本就處于弱勢,不可能從諸神世界身上奪取力量,去復蘇過往的神圣。 而在另一方面,單單論數(shù)量而言,天災世界的天災之主們,也不可能比得上諸神。 長期以往下來,仍然還是諸神穩(wěn)勝。 一念至此,在場的諸神不由緩緩點頭,認同了死亡之神的說法。 佇立在原地,望著在場的諸神,死亡之神臉色平靜,開始下派任務。 他將這一層面分攤為不同的區(qū)域與范圍,由不同的神祇去分割與管理,準備在其中建立起諸神的信仰與統(tǒng)治,在其中收割信仰之力。 在作完這些后,他與地魔之王合力,將冥河也牽引而來,將這個世界籠罩在內(nèi)。 至此,至少在這一層面中,其內(nèi)的生靈但凡死去,都會被牽引至死亡之神的冥界之中,供冥界的力量壯大。 種種措施齊下,不僅是為了收割力量,也是為了盡可能快的讓這個世界徹底納入諸神世界的控制之下,成為諸神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做完這些之后,靜靜佇立在虛無之中,死亡之神緩緩抬頭,望向遠處。 “該做的,我已經(jīng)都做了,可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佇立在原地,他抬頭望著天災世界的核心,臉色平靜,心中閃過這個念頭。 他之所以做出眼前的種種一切,除了的確傾向于穩(wěn)打穩(wěn)扎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給天災化身以成長時間。 在眼前的情況下,若是死亡之神選擇帶領諸神向前,直接與天災之主們展開決戰(zhàn),那么倒是的確可以速戰(zhàn)速決。 只是那么一來,毫無疑問,阿帝爾位于天災世界之中的天災化身,也就沒有時間安然成長了。 因此,為了給天災化身留下足夠的時間,死亡之神才會做出這個決定。 “放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