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都捐了。”胖子從胖娘背后探出腦袋。幽幽的來了一句。 打人專打臉,揭人就揭短啊,胖子這句話直接挑中了胖爹的要害,讓胖爹嚴肅的臉都變得通紅,氣喘的更厲害了。攥著棍子的手青筋都露出來了,似乎分分鐘就要大義滅親的感覺。 捐監在這個時候就很流行了。 童子試關卡重重,像胖子胖爹這樣考不中的人,有否其他途徑入仕呢?其實,應試者老是不經過童子試、科考的,也能參加鄉試。方法是參加所謂納粟入監。這個制度始于明代中葉,一直行至清末。納粟入監就是化銀子捐一個監生,取得鄉試入場資格(更多的是。有錢不學的人捐監后并不入場應試),不一定要在國子監讀書。也就是俗稱的捐監,亦稱例監生、捐監。《明史選舉志》:“例監始于景泰六年(1455年)以邊事孔棘,令天下納粟納馬者入監讀書。”只是這個方式總是會被人看輕而已。 胖子努力了好久。胖爹就是不同意給胖子 給胖子捐監,胖娘怎么說都沒用。 只是照胖子這德行,再考幾次都沒用。 “伯父,按理來說,貴府家事,平安是不應該插嘴的。只是。平安心里有幾句話不吐不快,院試和鄉試不同。輕策論而重四書八股,策論和四書八股。人不同擅長也不同。捐監這個途徑雖說有時會被看輕,但是也總是會有例外,比如我們大明的羅圭七次應考都不能通過童子試,捐監后卻在鄉試、會試中連獲第一名。我看薛兄四書八股雖不擅長,但是策論卻是極好的。所以,伯父未嘗不可給薛兄一個機會,誰也不能說薛兄就不是下一個羅圭。”朱平安拱了拱手,擺事實講證據,語氣極具有煽動性。 胖爹聞言,怔了許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平安郎言之鑿鑿,真是有心了,也罷,那就給我這逆子一個機會。” 聞言,胖子嗷一嗓子蹦老高,一張胖臉笑的跟菊花似的。 “朱兄,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胖子激動不已,說話都語無倫次了。 再生父母?! 胖爹聞言臉一黑,不由自主把松開的棍子又攥緊了。 雞飛狗跳的一天啊。 盛情難卻,朱平安被胖子一家硬拉去胖爹他們定下的酒樓慶祝了一番,胖子得到父親點頭應允捐監,整個人比得了案首還高興,吃的多,喝的高,沒多久就醉趴在桌子底下了。胖爹當時就臉一黑,要不是朱平安在場,胖爹一準將胖子狂扁一番。 朱平安也有些喝多了,胖娘讓一個健仆將朱平安送回住的客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