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朱平安陷入奇怪狀態的時候,下河村已經成了熱鬧的海洋了,連綿不絕的鞭炮聲。吹徹天地的嗩吶,唱戲的班子在下河村擺開了兩個臺子咿咿呀呀唱的歡快,村里面人山人海,村頭巷尾房頂樹上都擠滿了人。 下河村村西頭一戶大宅子掛上了紅燈籠,貼上了紅對聯,家外面的道路上擺開了幾十桌流水宴,支起了地鍋,殺豬宰羊,煮雞燉鴨,剖魚摘菜搬桌子。村里人鄰里齊下手,場面熱鬧的很。 七里八村來了不少人,擠滿了下河村。 今天是什么日子,下河村如此熱鬧? 這個問題,擠滿下河村前街后巷的人都可以告訴你答案,今天是下河村也是當今大明第一狀元朱平安和上河村李大財主家千金成親的大日子,沒有人會錯過了這場熱鬧。 大家都知道朱平安是大明第一狀元,也都知道上河村李大財主家是多么多么的有錢,大家還聽說李大小姐是多么的俊俏、多 俊俏、多么的持家、多么的賢惠、多么的孝順 遠在千里外的海島上,李姝所擔心的這個沒有新郎新娘的婚禮。出乎她意料的在上河村準時進行了! 早在一大早,下河村就已經雞飛狗跳忙活起來了。 七里八村的人早早的占了地方,吃著朱家大方分發的花生瓜子和糖果,津津有味的湊著熱鬧。沒有占到好地方的人。也都發揮了創造力,爬個樹坐在樹杈上呀,爬個墻上個房啊,一個個變成蜘蛛俠似的,都快上天了。人來瘋的熊孩子拿著搶到的喜錢喜糖,嗷嗷叫著在人群中奔跑。跟脫韁的小馬駒似的,后面母親追趕著,既擔憂又氣惱的喊著“慢點,慢點,別摔著” “來了,來了,迎親的回來了” 前面人群忽然像是冷水滴到油鍋里一樣炸開了,一時間人們紛紛伸長了脖子往前看。 然后就是一陣整齊劃一的倒西涼氣的聲音,太震驚了。 眼前的這一幕簡直是超過他們的想象了,一般女兒家嫁姑娘都會給陪嫁,這娘家給的陪嫁就是女方的私房,但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人們給陪嫁也都是面上意思意思,心疼姑娘的多給點,讓女方在婆家有底氣。女子嫁妝六十四抬為一整數,稱為全抬,更多的是不足這個數的,就陪送三十二抬,稱為半抬。當然了大戶人家才這么算,小戶人家基本上不算了,因為湊不起來。就下河村這七里八村而言,陪嫁也不過是七八抬最多十幾抬也就撐死了 可是眼前這一幕真的是差點讓他們把眼珠子都給瞪出來了,幾乎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了。 這李姝家的陪嫁簡直是讓他們窒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