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平安就獻丑了。”朱平安拱手行了一禮,然后將目光再次落在了對聯上,略頓了數秒后指著對聯點評道,“周大人此副對聯盡顯親民和責任感,京師的大案、要案、命案都在這里審理,大人乃百姓父母官,責任重大。‘勿說一官無用,地方系于一官,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大人的親民與責任感盡顯其中。此聯不亞于公堂之上高懸的明鏡,一副對聯就告知了百姓,大人辦案公正廉明。” 能看出親民和公正,算得上難能可貴了。周侯杰微微點了點頭,對朱平安的點評還算滿意。 朱平安注意到了周侯杰的表情,微微勾了勾唇角,指著對聯又說道,“當然,其實平安發現大人此聯中還另有玄機。” “哦?說來聽聽。”周侯杰笑著說道。 “大人此聯中,‘官’字均少了一點,而百姓的‘姓’多了一點,如果平安沒有猜錯的話,大人意思是要多為百姓著想,官威少一點,百姓多一點。”朱平安指著對聯中的官、姓兩字,微微一笑補充道,“這是對聯中的隱字文,古人多以之含蓄,曲徑通幽,含而不露;大人反其道而用之,用隱字文意在強調,強調多為百姓著想,大人此聯真是用心良苦,平安受教了。” “子厚好眼神,看來本官得再加一個菜才對得起子厚這番點評。”周侯杰聞言忍不住捋須笑了,臉上有紅光浮現,看著朱平安調侃道。 高山流水遇知音,大約就是周侯杰此時的心情吧。此刻他看朱平安,大約就像渭水河畔,琴師伯牙遇到樵夫鐘子期一樣。千金易得,知音難求。 “長者賜不敢辭,看來平安今日就有口福了。”朱平安拱手一笑,沒有推辭。 “哦……原來是這樣啊,當時掛起來時,我還以為是工匠刻錯了呢,還去找工匠了呢,結果工匠把大人的原聯拿了出來,說是按照大人所寫一筆不差的刻上去的。我看了原聯,確實是一模一樣,我一直以為是大人寫錯了呢。沒想到,原來是大人故意這樣寫的。要不是朱大人解釋,我還一直蒙在鼓里呢。”這個時候張捕頭才后知后覺的反應了過來,如醍醐灌頂一般,恍然大悟,沒想到就這么兩個點竟然有這么多講究。 “你呀,真是個朽木……”周知府看著張捕頭搖頭笑了,然后擺了擺手吩咐道“去給伙房說下,再加一個菜,把上次過節省下的那道菜加到今天,本官要好好款待一下子厚。張捕頭你也別走了,今天中午就在這一起吃個午飯。”(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