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少夫人客氣了,我等不請自來,給貴府添麻煩了。我們大人聽說朱大人和少夫人在鄉梓成婚后,嘆未能親至賀喜,這不親自選了一點薄禮,祝朱大人和少夫人白頭偕老、百年好合” 府門外的眾人紛紛行禮問好,說著各種慶賀和吉利話,然后陸續將拜帖和禮單獻到門房老李哪里。 門房老李不敢收,站在那不知所措,用眼神向琴兒求救。 琴兒見狀,來到李姝跟前請示。 少卿,琴兒又來到門前,再次對眾人道:“多謝諸位對姑爺小姐的抬愛,好意我們心領了,拜帖可以留下,但是禮品煩請諸位大人、老爺各自帶回去。等姑爺來了,我會把拜帖呈給姑爺,等姑爺有暇了,再行一一上門拜訪。”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禮雖薄,但卻是我們老爺的一片心意,還請賞臉收下我們老爺。” “這對玉闋,是我們老爺大老遠在西域選的原石,找人琢磨了十余天,精雕細琢而成,就是為了當做恭賀朱大人和少夫人新婚賀禮,祝朱大人和少夫人百年好合” 門外的眾人百折不撓,言誠意切,說的可真誠了,讓人聽著好 聽著好像不收都不好意思似的 “小姐,這怎么辦?”琴兒也不知道如何回復,只好又來到李姝跟前,請示李姝。 “這些人要么是太倉銀庫的,要么是跟太倉銀庫有關的。他們可不是好心來送禮,他們是來插刀子呢,刀柄攥在他們手上,刀尖插在夫君心口上。如果收了禮,就是給他們留下把柄,夫君就要受制于他們了,以后還怎么稽查銀庫呢。這些來送禮的,都是心虛的,手腳不干凈。以后不管是誰來送禮,一概只收拜帖,不收禮。有了拜帖,就方便夫君按圖索驥了。”李姝瞥了門外眾人一眼,翻了個白眼,低語道。 啊 原來是這樣的,那他們都是壞人。 琴兒和包子小丫鬟畫兒聞言,恍然大悟,尤其是畫兒,如果不是李姝瞪了她一眼,這丫頭就要上門口罵人去了。 “多謝諸位大人心意,不過既然是心意,那我們心領就好了。諸位大人可以把拜帖留下,但是禮品煩請各自帶回去。今兒天熱,諸位就別在外面站著了,都請回吧。”琴兒再一次到了門口,與眾人道。 眾人自然又是百折不撓,一副不送成禮誓不罷休的架勢。 琴兒明白其中深意后,也就知道怎么做了,不管他們怎么說,反正就是不收禮。 軟硬不吃,滴水不進。 今天就是不收禮,要收我只收拜帖。 “朱大人門風清廉,真是我等楷模。朱大人清廉,我們也不能做小人,讓朱大人壞了規矩。這樣吧,那我們就留下拜帖,都各自把禮帶回家,一個不剩的都帶回去。”門外的眾人碰壁次數多了,看樣子也放棄了,有個看著是領頭的人上前說道,“不過,我們這還有幾盆花,就給大人放在院里點綴一下吧。花盆是陶制的,花也是普通的花,根本不值幾文錢,就是圖個好看,任誰說收幾盆小花,也不至于與貪扯上邊還請不要再推辭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