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搬完這一箱銀子后,庫兵再次返回銀庫去搬運下一箱銀子。 再次返回銀庫,就得要再次接受檢查,就像他們剛剛進銀庫一樣。 在銀庫大門外,庫兵將身上的衣服脫掉,一絲不掛的至大堂前接受堂官檢查。 “嘎嘎~嘎嘎~” 庫兵一絲不掛的在堂官面前,蹲下身體,雙手伸直,露出兩肋,然后微曲著雙腿用力蹦跳兩下,雙手在頭頂拍巴掌,嘴里面大聲的學著鴨子嘎嘎叫。 這些動作做完后。 再依次往前,前面有一個長板凳,庫兵依次跨過凳子,嘴里同時大喊一聲“出來”。 通過以上行為,來證明自己體內、腋下、嘴里、手中都沒有夾帶銀子。 如此一系列做完之后,方可得到堂官允許進入銀庫。 進入銀庫,他們再換上銀庫統一的衣褲,再次 ,再次搬運銀兩,搬運完返回府庫,還要經過上述的一系列檢查。 也就是說,每次盡出銀庫,都要經過以上檢查,等到他們搬運完銀兩,經過檢查后,方可穿上他們自己的衣服下班回家。 “在太倉只有庫兵可以接觸庫銀,如此脫衣,大喊,伸展,拍手,蹲跳,就是為了防止庫兵夾帶銀兩,確保太倉銀庫不丟一錢一毫銀兩?!?br> 賈郎中在一旁對朱平安解釋道。 朱平安聞言點了點頭。 其實心里面卻是不以為然。 如果這樣就能確保銀庫不丟一錢一毫銀兩的話,那數百年后的清朝最大國庫失竊案也就不會發生了。 朱平安在現代的時候,出于好奇,認真研究過清朝的國庫失竊案,先不說其他的貓膩,單單庫兵這一項就有諸多的貓膩。 看似上述對庫兵的檢查過程天衣無縫,沒有一個空子可鉆,但實際上呢? 這些庫兵如果真的一點油水都撈不到的話,那么為什么有幾百個關系戶打破頭、削尖腦袋、送大批銀子,來爭搶一個庫兵的職位呢,顯然里面別有洞天。 每一期庫兵五十人,每五年都要輪換一批。 這些庫兵基本上都是世襲的,一直都是在這一定世襲庫兵家族的圈子里面爭搶流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