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高拱一人的冷哼,與眾人的歡聲笑語相比太弱了,出口后便淹沒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了,沒有翻起多少浪花。 不過,朱平安是注意到了的。 在認出殷世儋后,朱平安就一直在不著痕跡的關注著高拱了,注意到了高拱嫌惡的表情,以口語從高拱唇形中讀出了“胡鬧”二字,朱平安不由的摸了摸下巴,原來高拱早就看不上殷世儋了,怪不得殷世儋未來進入內閣后,一直被高拱打壓呢。 一陣歡聲笑語之后,殷士儋又向著眾人拱了拱手,環視席上眾人一眼,將眾人的神情收入眼中,呵呵笑著告了一聲罪,胸有成竹的面向眾人說道:“呵呵,方才一詩,權以為博諸君一笑。接下來這首,才是我要寫的。” “啊?” “搞了半天,原來殷大人,你是故意逗我們的啊?!” “殷大人,你啊” 聞言,眾人吃了一驚,愣了一秒后,哭笑不得的指著殷士儋。 殷士儋說完之后,便又重新蘸墨提筆,在屏風上揮毫潑墨了起來,鐵畫銀鉤,筆走龍蛇。 頃刻間,又是一首《詠箸》躍然紙上: 《詠箸》 蠻夷深訝漢家功,雙箸穿梭筵席空。晨指銀盤撕走獸,暝隨綠醑截飛鴻。虎熊膽怯雨猶淚,玉兔寒心月似弓。誰覷夾條如許細,須知持者乃豪雄。 寫罷,擱筆桌上,殷士儋向著眾人拱了拱手,瀟灑的轉身而走,回返座位,毫不拖泥帶水。 “好詩!” “一派中原雄風!” “讀殷大人這一首《詠箸》,如史書穿梭,夢回漢唐,我堂堂大明亦當如是。” 在殷士儋轉身的瞬間,一片叫好聲響徹涼棚,反響絲毫不弱于之前那一首詼諧版的《詠箸》。 “好詩。” 朱平安也放下了筷子,跟著眾人拍手叫好,殷士儋的這一首詩比前面幾人的詩作都要好,高了一個水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