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猴子,松手吧,倭寇已經死了,倭寇已經被趕下去了?!?br> 有一位青壯百姓想要收斂鄰居猴子的尸體,可是發(fā)現(xiàn)猴子雙手緊緊的掐著一具倭寇死尸的脖子,怎么分都分不開,不得不哭著用力的掰猴子的手指,都快把手指掰斷了也掰不開,為了不傷到猴子手指,將倭寇的腦袋切割下來,才分開兩人,直到最后猴子手指依舊保持著扼腕的動作。 城墻上這樣的一幕幕,數(shù)不勝數(shù)…… “靖南的英雄們,一路走好!永垂不朽!” 朱平安走在城墻上,看到這一幕幕,忍不住淚流滿面,情難自已的“噗通”一聲跪在城墻上,將腦袋重重的抵在地上,祭奠叩拜戰(zhàn)死在城墻的青壯百姓、衙役和兵丁。 看到知縣大老爺下跪祭奠戰(zhàn)死的百姓,城墻上的眾人無不內心大受感動,知縣大老爺是朝廷命官,多尊貴啊,竟然痛哭流涕的下跪祭奠戰(zhàn)死的百姓。 再想到廝殺時,知縣大老爺朱平安一介文弱書生,身先士卒,未曾后退過半步。 士為知己者死。 一股強烈的念頭涌上人們的心頭,這樣的縣尊,值得我們托付性命。 “一路走好!” “永垂不朽!” 眾人跟在朱平安身后,一同下跪祭奠戰(zhàn)死在城墻上的人們。 現(xiàn)在是深秋,天氣酷熱,容易腐爛,滋生細菌、病毒,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瘟疫。古代的醫(yī)療技術手段有限,防疫意識和水平低下,若是瘟疫流傳開來,就會大面積的爆發(fā)與無限制的傳染,其造成的后果甚至比倭寇肆虐更可怕。 所以,在祭奠叩拜完畢后,朱平安就下令將靖南縣城內一處風景優(yōu)美、依山傍水的竹林征辟為“靖南抗倭英雄陵園”,指揮人們將戰(zhàn)死在城墻的衙役、兵丁及青壯百姓埋葬在陵園內,待戰(zhàn)后建造陵園,立碑記傳,永垂靖南史冊,供人們敬仰,世世代代享受靖南縣百姓的香火和祭奠。 至于倭寇的尸體,朱平安則令人當著城外倭寇的面將其頭顱斬斷,再將其分置丟棄至堆放的木柴上焚燒。一方面鍛煉百姓的膽氣,讓百姓見血;另一方面則是威嚇城外的倭寇。島國倭寇信奉神道教,認為被砍掉頭,靈魂就回不了故土,投不了胎,也升不了天。即便是假倭,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明人,也講究留個全尸,來世好投胎。更別說還挫骨揚灰了,在古代只有仇深似海、罪孽深重、罪大惡極之徒,才會被挫骨揚灰。這對于城外的倭寇他們來說,是核彈級的心里戰(zhàn),令其心驚膽戰(zhàn)、魂飛魄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