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或許這種方法也不能根除以上問題,不能治本,但至少它可以治標啊。 這么短的時間,朱平安竟然能想出如此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方法。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此子絕非池中之物,若無意外,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王猛、彭成等人更是大跌眼鏡,他們在朱平安提出密折前,對朱平安是嘲笑、諷刺的,嘲笑朱平安不知天高地厚,諷刺朱平安異想天開。 然而當朱平安提出密折后,他們則是忍不住吸了一口涼氣,他們不爽朱平安,但是 安,但是不傻,該有的政治敏銳他們比徐海、譚綸等人也不差。 密折對奏疏形勢的顛覆,以及對政治圈的影響,他們也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 王猛、張文博、彭成三人震驚過后,互視了一眼,眼中皆是慎重不已。 徐海這廝明顯對朱平安印象甚好,東廠的張谷一與朱平安竟然有舊,朱平安提出的“密折”這個提議,毫無疑問會被他們回京匯報的時候,稟于圣上。 在王猛他們看來,這密折對于他們嚴黨來說,是一柄雙刃劍,禍福相依。 他們嚴黨人多勢眾,嚴閣老等人又深受圣上信賴,若是密折推行,他們嚴黨勢必有很多人獲得密折之權,如此一來,他們嚴黨天然占據優勢。 不過,相對而言,密折帶來的不利之處也頗多,首當其沖的便是密折秘而不宣。以前官員還忌憚嚴閣老,忌憚我等報復,不敢彈劾我等,可若是密折推行,一些得到密折之權的官員,便敢于彈劾嚴閣老以及我等,因為密折秘而不宣,除了他們自己和圣上,沒人知道,再無被報復、打壓的后顧之憂。所以,可以想象,密折推行后,彈劾嚴閣老和他們的官員,肯定會增加很多。 所以,事不宜遲,一定要提前將密折之事稟告給嚴閣老,以便做好應對準備。 于是,王猛等人低聲交流了一番,王猛以更衣為由離席外出。在背人處,將密折一事,速速的寫了一封密信,連同他的貼身玉佩一并交給了一名親信,令其快馬加鞭速速趕往京城嚴府,憑玉佩拜見嚴閣老,呈交密信。 “若是嚴閣老不在府上,則將密信呈送嚴公子。事不宜遲,汝速啟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