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孔夫子罵了一頓子貢后,痛心疾首的教育他,說圣人所做的事情,是可以移風易俗,教導可施于老百姓,而非獨適于自己的行為。魯國原先的律例規定,所求的是人民心中的'道德’,只要大家看見落難的同胞能生出惻隱之心,花錢贖回這個人,就完成了一件義舉、善舉,事后國家會給他補償和獎勵,讓行善的人不會受到損失,而且也能得到大家的贊揚,長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大家競相做善事。” “你子貢贖人不向國家領取補償獎勵,固然讓你贏得了更多贊揚,但是同樣也拔高了大家對,道德”的要求。有你這么一件事在先,往后,那些續回落難同胞的人去向國家領取補償和獎勵,可能不僅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稱贊,甚至還會被國人所嘲笑、貴翼和唾棄。人們會貴問他們,為什么不能像你子貢那樣不領取補償獎勵,為國幸減輕負擔呢?!” “所以,長此以往,人們就會對落難的音國同胞視而不見,不愿意再解救他們了。因為人們不像你子貢這樣有錢如果他們贖人后去國庫報銷的話,反而會被人們朝笑、市罵和呼棄,那就只好視而不見了。所以說你子貢比舉傷無享理禍害了無數落難的各國同胞啊。“ 李妹一雙漆黑如墨的眸子灼灼的看著妖女若男,言語清晰而又有條理的緩緩講述道。 “啊?!” 妖女若男聞言,如醍醐灌頂,瞬間想明白了其中關鍵,然后禁不住張大了嘴巴,震驚的啊了一點。 沒想到事情竟會如此,沒想到看似好心做好事,結果反而卻成了壞事。 “孔夫子教育子貢,一切多數人做不到的道德,都是偽道德,一切偽道德都是惡道德。偽道德之于家國百姓不僅無益,反而傷天害理,禍國殃民,貽害無窮。” 李姝總結的聲音如洪鐘大呂,一字一字的在妖女若男腦海中回蕩,振聾發聵。 “生活是奮斗出來的,不是施舍出來的。生活鼓勵的是奮斗,而非不勞而獲。如果富人都要把家業銀子拿出去捐贈給窮人,那還會有人愿意奮斗致富嗎?大家都躺平了做窮人等著捐贈不好嗎?”李妹淡淡說道。 妖女若男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