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哪忍心拒絕一個善良又凄苦的老人。就無奈地說:“好吧三奶奶,我一會就回去。” 反正也都吃飽喝足了,也別在這繼續嚎了。 我就拍拍正在和黃嚶嚶對唱《涼涼》的賽潘安,“唱完這首歌回去吧,家里有點事需要你出面。” 賽潘安搖搖手示意唱完再說,我就坐下等他。 按理說,不是看三奶奶可憐,我才不會管她那個畜生兒子。 三奶奶姓孟,她沒有名字,她男人排行老三,她就成了村人嘴里的三媳婦,小輩的“三奶奶”。 她是個善良又苦命的女人,當然,那個時代,這樣的苦命婦女很多。 她當年是童養媳,12歲來到我們村就伺候一大家子,一家子本來也是窮人,可是因為討了一個童養媳就都成了富人脾氣。 太公公太婆婆需要她端茶倒水,需要她洗腳更衣。公公婆婆需要她這個小長工,地里活家里活都得她多干。大伯哥小叔子,大姑子小姑子都成了少爺小姐,動輒都支使她…… 村里的老人說,她來到這個家的時候,大伙都看她長胳膊長腿的,肯定長高個子,哪知道到這個家再沒長過個,人也瘦得跟只腌黃瓜似的。 好不容易熬到太公公太婆婆都去世了,大伯哥小叔子大姑子小姑子都自成一家了,她也跟男人圓了房生下了兒子。 都說她好歹熬出來了,誰知道兩個兒子個個病病歪歪的,她又得干農活又得照顧生病的兒子,因為疼孩子,把眼睛都哭壞了,早早就看東西模模糊糊的。 還好兒子在她精心照顧下慢慢長大,但那比她小七八歲的丈夫卻死在了她頭里。 從此,倆兒子就成了她活下來的唯一希望,她把心都掏給了兩個兒子,一心把他們養大成人,娶妻生子,她好再帶孫子。 哪知道,這倆兒子一個比一個不爭氣,也是被當年的溺愛起來的,個個不求上心,混吃混喝,哪能找到媳婦。 這不,老大四十多了光棍,老二三十多了光棍,小時候叫娘養著,如今還是叫娘養著。 三奶奶年紀大了,打工也沒人要,就靠撿破爛養活他們。 村里人沒一個看這弟兄倆算人,對他們說那話難聽得很,但人家破罐子破摔,我們就活一天算一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