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又忽然驚嘆:“1萬塊錢收的賣50萬,你這是一本萬利啊!” 李硯池不好意思地說:“香香,既然她是你朋友,要不,我給她打個折?” 我搖頭說:“這是你們倆之間的事,我可不敢插嘴,要不等她來了再說吧。對了硯池,你給我講講這雙繡鞋的來歷,從哪弄來的。” 李硯池一聽兩眼放光,興致勃勃地給我講起收購這雙繡鞋的故事來。 原來這雙繡鞋是從陜西一個小山村里,一位老人手里淘來的。 還是因為她爸爸從一個陜西人手里買了一個舊煙袋,那煙袋高價賣給了一個古董店的老板,大賺了一筆,父女倆就再次奔赴陜西淘寶。 賣給爸爸舊煙袋的人很健談,跟李硯池爸爸也很投緣,見他再次前來,就請他來家里吃飯。 李硯池對這個偏遠的山村很好奇,這里的農村還很古樸,住著石頭房子,吃著深井水。當然,村里也只剩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了,很多就都留在了城里。 由于交通不發達,和年輕人缺失,這里的農民還保留著老傳統,很多家里還用著一些老物件。 他說村里有個老太太,還用著古代的銅鏡,木梳,還有人家用木桶盛水。 那個人說:“俺莊一個老太太,她最細心,家里不光留有祖上傳下來的很多古董,還把把每年每月每日的家用支出都記下來的本子留下來了,哈哈,都記了好幾大本子了呢。” 李硯池記住了他那句“家里有很多祖上傳下來的古董”。 她按捺著激動問:“大爺,那你知道她家都有啥古董嗎?” 那位陜西老漢說:“我聽說啊,他手里還留有他祖上的奶奶穿過的一雙繡花鞋,那雙鞋啊一看就不是一般女人穿得起的,那應該是古代達官貴人家女人穿的……” 李硯池眼都直了。 然后央求老漢帶他們去拜訪那老人,結果成功把這雙繡花鞋給淘來了。 李硯池說:“香香,要是我把這雙繡鞋賣了50萬,我心里還挺愧疚的,是不是再給那位老太太補些差價呀?” 我聳聳肩,問她:“如果你買了一套房子,房子漲價了,你再去售樓處補差價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