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夢幻結局-《圍棋傳奇》
第(2/3)頁
在真實歷史中,這步棋第一次出現,那應該是一兩年之后,中國棋手常浩對李滄浩的一盤實戰。
李襄屏依稀記得,那好像是一次世界大賽的半決賽,常浩正是通過這樣一手棋贏下決勝局,從而在那次三番棋中2比1擊敗李滄浩,成為首位在番棋賽中擊敗李滄浩的非韓國棋手,達成在當時看來非常了不起的突破。
只可惜在決賽中,常浩卻又以1比2的比分輸給李滄浩的師傅曹勛玄,沒能突破在當時更加神話的“曹李師徒鐵幕”。
當然嘍,李襄屏之所以能記住這個手段,也并非完全因為這個故事,更重要的還是這步棋的技術內涵啊。李襄屏甚至認為,常浩當年下出的這步棋,一舉讓曾經非常流行的“小林流”退出歷史舞臺都不為過。
資深一點的棋迷都知道,在二十世紀最后20年,因為小林光一先生的緣故,導致這個“小林流”非常流行,算是這年代最流行的布局套路之一,這個套路不僅普通棋迷愛下,在職業棋戰中同樣大行其道。
可是在進入新世紀以后,這個布局套路突然就不流行了,尤其是在職業棋手的比賽中,“小林流”更是近乎銷聲匿跡。以至于等到李襄屏穿越之前,他偶爾在網上下棋如果碰到棋友下“小林流”的話,他都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因為這樣的棋友水平不論,但棋齡應該是比較長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李襄屏認為和常浩VS李滄浩的這盤比賽不無關系。
其實李襄屏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常浩當時下那個手段時,是他事先早有研究,還是比賽時候的“靈機一動”,然而他下出的那個手段,卻讓“小林流”近乎銷聲匿跡卻是事實。
為什么會這樣呢?簡而言之一句話:常浩當時下出的這個手段,從根本上動搖了“小林流”存在的理論基礎。
沒錯,李襄屏就是這樣認為的!而要理解這種說法的話,那當然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小林流”理論基礎。
資深一點的棋迷當然都知道,所謂的“小林流”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星加無憂角”,這被稱為是“功夫型小林流”,而另外一種,就是今天李襄屏和小林先生下出來的,也是當年常浩和李滄浩的實戰,這種“小林流”和“中國流”尤其是“變相中國流”很相似,算是一種“速度型布局”,因此被稱為“速度型小林流”。
前面那個“功夫型小林流”不去說它,單說這個“速度型小林流”。這個套路的理論基礎是什么呢?
其實和其他“速度型布局”大多一樣,其核心思路都是首先讓自己的子力迅速展開,然后通過“攻擊獲利”這個圍棋中非常常見的思想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只不過不同的“速度型”布局套路,它們各自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
具體到這個“速度型小林流”,有一定實力的棋迷都知道,這個布局套路的側重點,或者說下出這個套路后,整個棋盤的重心很自然就會落在“小目”位置所在的那條邊路上。
根據以往無數次的實戰實踐,大家認為在下出這個“速度型小林流”,很容易在攻擊過程中較好的守住自己的邊空,也正是因為這個套路很完美的契合了“攻擊獲利”思路,先行之利貌似非常充分,因此在過去20年中,這個“速度型小林流”才會那么流行。
而常浩發現的那個手段厲害就厲害在這里了。
你不是認為你能很完整的守住邊空嗎?那好,我深深“打入”,正如真實歷史中的那盤棋以及李襄屏今天的實戰一樣,我“打入”的子我也不指望它能活,然而當你吃到我大龍后,你卻會發現你已經處于劣勢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保山市|
同德县|
鸡西市|
淳化县|
正宁县|
历史|
盖州市|
富川|
景洪市|
荥阳市|
吴江市|
靖西县|
文安县|
丹巴县|
双江|
拉孜县|
尖扎县|
丰宁|
井研县|
唐山市|
桂平市|
昆明市|
山东|
娄烦县|
庆安县|
津市市|
黔东|
龙海市|
新乡县|
汕尾市|
新和县|
新竹市|
同心县|
鹿泉市|
内丘县|
顺平县|
荆州市|
原平市|
东城区|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