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這話。 一旁的攤販老板愣了愣:“二郎還精通美食?” “嘿嘿,這話您是問對了。”鄰桌的賈五探過腦袋:“知道風靡長安的紅燒頭嗎?” 攤販老板來了興趣:“當然聽過,傳聞那紅燒肉肥而不膩,連圣人都贊不絕口。” 賈五指了指房贏:“看到沒,他制作的。” “什么?” 攤販老板一臉驚奇,趕忙走過來:“二郎方才那般說,可是對這油塌有改進之法?” “額,略有。” 房贏想了想,說道:“您可以混入豬板油,增加油餅層次,把餅狀改為塔形,將烙制改為蒸制。” “油塔蒸好下籠食用時,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盤里,佐以蔥節、大醬……” 攤販老板眼前一亮,興奮道:“多謝房二郎賜教,我這便回去嘗試!” 轉身剛走兩步,又返了回來:“若是試制成功,還請房二郎賜名。” 房贏笑瞇瞇道:“就叫‘金線油塔’吧。” “好!多謝!” 攤販老板喜滋滋離開。 見狀,隔壁攤子老板也湊過來,堆笑道:“二郎,您看我這柱丁石饃,有何改進之法?” “額,這個嘛……” 房贏托著下巴想了想:“您這饃的味道已經做到完美,只是少了些賣相……” 他四下尋找,發現臨近有個刻圖章的,于是招了招手:“勞煩給拿個章子過來。” “好咧——” 那人興高采烈的遞過來。 房贏接過來一看,頓時樂了。 這是一枚鹿糕的圖案…相傳,武則天來法門寺拜佛,路經此地,覺得這饃很好吃,就順手撿了個鹿糕的圖案,印在饃的凹坑里。 …如今,武媚已經是我女人,她的創意就是我的....房贏心里想著,如法炮制。 移開印章。 那饃果然變得生動起來。 “哈哈!果然有效!” 攤老板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激動的躬身道:“還請房二郎賜名。” 房贏笑道:“您可以叫它——鹿糕饃。” “鹿糕饃?貼切!太貼切了!” 攤老板喜不勝收,與房贏作揖,美滋滋跑回去,開始啪啪的蓋章。 …… 一行人用過早飯。 紛紛站起身去結賬。 然而,幾個攤販老板死活不收,反而一臉恭敬的給眾人行禮: “多虧諸位相助。” “我陳倉縣才除掉魯寧那個畜生!” “區區飯食,吾等若是還要收錢,豈不是豬狗不如?” 面對這一幕。 禁軍們早已習慣。 這幾日,眾人每每外出吃飯,便會遇到類似情況。 不過感動歸感動,錢還是要給的....百姓生活本就不易,再遇到下館子不給錢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