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大齊年間,玉藻前跟隨遣齊使的船去了鳳麟洲,混入鳳麟洲的皇宮,被賜名玉藻前,在十幾年的時間里權傾后宮。 后來傳說玉藻前想要謀害皇帝取而代之,被大陰陽師土御門泰親識破,以陰陽法訣迫使玉藻前現出白面金毛九尾狐的原形,竊國的陰謀東窗事發,玉藻前從宮中逃亡。 土御門泰親借助神器“八咫鏡”的力量擊傷了玉藻前,鳳麟洲皇帝又召集神官、僧侶、陰陽師以及八萬大軍終于殺死了玉藻前。 后來玉藻前因為伊奘冉尊留下的“黃泉國”而復活,勉強維持了仙人實力,受到天門的控制。 再后來,鳳麟洲戰事爆發,道門擊敗天門,招降了玉藻前,因為當時沒有大掌教,所以只是給了一個同二品道士出身,說是以后補上,可后來七代大掌教在位時間太短,八代大掌教剛剛上位就面臨道門內戰,便顧不上這件事。 玉藻前以手中折扇遮擋住下半面容,只露出一雙攝人奪魄的眼睛,并不說話。 張氣寒道:“玉道友,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有勞張大真人掛念,妾身一切安好。”玉藻前以扇掩口,“有機會陪同張大真人在這梅林中走走,是妾身的榮幸。” 張氣寒示意丁未靈官守在外面,與玉藻前一道步入梅林之中。 “津城梅花是極好的,只是在這個時候,張大真人還有如此閑情逸致嗎?” “當年道門和天門在此舉行第一次談判,我代表道門,今天我與玉道友來此游覽,我還是代表道門。” “不知是哪個道門?是帝京的道門,還是玉京的道門?” “天底下只有一個道門,過去是,將來也是。” “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來到,那么現在呢?” “誠如玉道友所言,如今是多事之秋,我實沒有賞梅的閑情雅致,便索性直言了,一邊是帝京的皇帝,一邊是玉京的大掌教,鳳麟洲該何去何從,關乎一洲之命運,千萬人之生死,哪怕我是鳳麟洲道府的掌府大真人,也不能自專,還是要詢問鳳麟洲各界同仁的意見,共商而定。玉道友是其中代表,不知玉道友是什么看法?” “大真人是明知故問了,不過既然大真人問起,那妾身也只好如實回答。攘道派們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想要趁著道門內戰的機會再次起事。不過這個聲音不大,原因也不復雜,太平道提前引爆攘道派,使得鳳麟洲的矛盾并未到積重難返的地步,偏偏攘道派還失敗了,清微真人又行懷柔政策,這必然導致人心思定。” “攘道派鼠目寸光,什么天賜良機,他們在這個時候作亂,其實是給了玉京可乘之機。若是鳳麟洲上下一心,面對西道門大軍還能一戰,誰勝誰負尚不好說。若是攘道派和鳳麟洲道府先打起來,便成了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局面,西道門大軍可長驅直入。” “妾身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妾身去見了三貴子,也見了幾位妖王,向他們闡明利害,道門這次是動真格的,也提醒他們不要忘了,南大陸死了多少古神。” “事關大局,鳳麟洲還是需要玉道友這種老成謀國之人,把得穩,定得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