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 53 章-《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第(1/3)頁
第53章
室外雨下得極大,密密麻麻的雨點子從陰沉的天空中降下來,圓潤的雨點子落在青石板宮道上,像是在地面上盛開了一朵朵透明的煙花,附著在宮道上的冰雹碎渣子也被雨水給極快的融化了。
健碩的御前太監們與身著黃馬褂的帶刀侍衛們冒著滂沱大雨將坐落在紫禁城東北角的景祺閣給包圍的嚴嚴實實的。
行走在宮道上的宮女、太監、嬤嬤們遠遠瞧見這仿佛要抄家滅族的駭人架勢,忙紛紛閃身避開。
康熙父子六人一路從南往北撐著油紙傘來到景祺閣的大門處,只見朱漆紅門色彩斑駁,門上的銅環都生出來了一層厚厚的銅銹,周遭的紅墻也瞧著有些黯淡,雨水從金黃色的琉璃瓦屋頂上流淌下來,還會把破碎的碎瓦片給一并帶下來。
這處偏僻的破敗小宮殿里坐落著帝王打不得、罵不得、殺不得、碰不得,但卻又有愧的&34;透明人&34;。
萬歲爺的態度就是宮里的風向標。
對面太后娘娘居住的寧壽新宮被修繕的多么漂亮,那么這處與冷宮無疑的院落就顯得有多么破敗。
來來往往經過此處的宮人們也會覺得晦氣的自動把這處小宮殿給忽略了,內務府的匠人們更是不會想著過來將此地給整修一番。
當年全家被滅口的建寧大長公主剛住進這景祺閣時,帝王明里暗里派了許多人監視著此地。
可隨著平西王吳三桂死亡、接他班的庶出孫子吳世璠也跟著死亡、三藩盡滅、盤踞在寶島上的鄭氏家族被降服,收復回來的寶島重新歸入清廷的管轄,帝王手中的權柄與威勢一年大過一年,久而久之,在此處明里暗里監管的人也被慢慢撤走了,景祺閣也跟著成為了紫禁城中讓人忘記的地方了。
上到阿哥公主、嬪妃小主,下到宮女、太監、嬤嬤們偶爾提及此地亦或是不經意間碰上住在此處的“透明人”,都忍不住得唏噓感嘆幾句,造化弄人。
&34;汗阿瑪,咱們要進去嗎?&34;
大雨順著竹制的傘骨往下滑,胤褪瞧見他們一行人匆匆忙忙趕到這里,自己汗阿瑪非但不急著沖進去收拾叛徒,反而還滿臉復雜、自顧自地瞧著這大門、紅墻、與破碎的金黃色琉璃瓦,忍不住出聲催促道。
康熙從多年前的記憶中掙脫出來,臉上的神情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r /跟著帝王身后的魏珠、梁九功瞧見萬歲爺的模樣后,未等康熙發話,魏珠冷著一張臉,幾步沖上前,飛起一腳就將虛掩著的景祺閣宮門給踹開,領著御前太監與帶刀侍衛們沖上前開路。
康熙也帶著自己兒子們跨過宮門檻,走進滿地枯草、地磚破裂的廢棄前院里。
前院掛滿蜘蛛網的廊檐花架子上養著幾盆番柿花、番椒花與向陽花。
與破敗的建筑比起來,時值深秋,這幾盆花雖然早已沒了果實、沒了青翠,但花盆表面被擦拭的干干凈凈的,盆中的植物也被修剪下了枯枝,等待著來年開春落進泥土中的種子會再度發芽。
去過后世的康熙、老大、太子與老四瞧見這幾盆花,也明白了它們在未來的名字——可以作為蔬果吃的番茄,能增味御寒的辣椒,以及瓜子可用來當炒貨零嘴、還能榨出植物油的向日葵。
跟在父子六人身旁的梁九功瞧見康熙等人一臉莫名的看著那花架子上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精心伺候的“觀賞花卉”,忍不住輕咳幾聲,壓低聲音道:
“萬歲爺,如果奴才沒記錯的話,建寧大長公主的女兒以及養母懿靖大貴妃對這三種觀賞花卉是有幾分喜愛的。&34;
換言之,這幾盆花不是建寧大長公主養給她自己看的,而是養給她死去的嫡女與養母“看”的。康熙聞言抿了抿薄唇,將視線從花架子上收回來,徑直抬腳往能住人的后院走。
父子六人穿過垂花門,入眼就瞧見身穿著銀白色旗裝的建寧大長公主正用右手撐著一把白色的油紙傘,蹲在枯葉幾近凋零沒了的梨花樹下,點燃著下方的一堆金紙與銀紙。
青石地磚是濕漉漉的,梨樹的樹冠雖大,但沒了樹葉,只剩下那伸向空中的枝枝丫丫是擋不了什么雨的。
雨水從干枯的枝椏縫隙中落下來,將燃燒著的金紙、銀紙給澆滅的冒出一陣青煙,可建寧大長公主像是絲毫不在意般,縱使身邊早已經被身著黃馬褂子的帶刀侍衛們給團團圍住了,她連頭都沒抬,更是連一絲眼神都沒分給旁人,反而仍舊面容平和的,用右手中的油紙傘護著微弱的火苗,用左手的火折子點燃著沒有被雨水淋著的金紙、銀紙。
仿佛在她眼里,即使帝王帶著皇子、侍衛、御前太監們親至,都比不上她手下這堆燒給先人的金紙、銀紙重要。
康熙隔著雨幕與侍衛們,眸光冷淡的瞧著蹲在地磚上的建
寧大長公主。
身處同一片四四方方的藍天下,他與自己這位小姑姑卻已經有近二十載的光陰沒有面對面,親眼相見了。
瞧著面前頭戴白色簪花,眼窩深陷,兩側臉頰內凹,皺紋叢生、身材精瘦的幾乎為一把骨頭的老婦人,他怎么都與記憶深處那個愛說愛笑,圓潤鵝蛋臉、彎彎柳葉眉,一顰一笑都帶著作為太宗皇帝么女嬌憨與自信的小姑姑聯系不起來。
想當初,他汗阿瑪還當政,吳三桂還在南邊風風光光做他的藩王,自己也是個小奶團子時,尚未出嫁的小姑姑曾帶著他與自己二哥福全,在這紫禁城里玩兒,一口一個“小玄燁”、 “小福全”的叫
姑侄三人玩得不亦樂乎。
后來他的“襄親王嬸”董鄂氏變為了他的“受寵”庶母,襄親王叔英年早逝,小姑姑就不怎么帶他倆玩兒了。
緊跟著汗阿瑪與皇瑪嬤出于政治考慮,為了拉攏吳三桂,就把小姑姑下嫁給了吳應熊,小姑姑不情不愿的成為了大清第一位嫁入漢人家庭的公主。
好在吳應熊的額駙做得還不錯,婚后夫妻倆十分恩愛,嫡女、嫡子都連著生了好幾個。
再然后他幼齡登基,住在京城公主府的小姑姑偶爾進宮探望懿靖大貴妃時,也會來乾清宮探望、鼓勵他做個好皇帝。
他那時正戰戰兢兢做他手里沒有一點權力的小皇帝,卻能瞧出來小姑姑的婚后生活過得很甜蜜,整個人面色紅潤、杏眼桃腮的。
知道父輩間恩怨的他甚至還覺得自己汗阿瑪對不起襄親王叔與懿靖大貴妃,但在建寧小姑姑的婚事上卻歪打正著對這母子倆多多少少有些彌補了,畢竟懿靖大貴妃的親生女兒在蒙古大草原上早逝,建寧小姑姑與襄親王一起長大,兄妹關系好,母女間關系也親厚。
建寧小姑姑有隨時可以入宮的令牌,有她的陪伴,住在寧壽宮中的懿靖大貴妃晚年時也能過得舒心些,減輕幾分喪子、喪女之痛。
可惜世事無常,造化弄人。
康熙八年等他扳倒鰲拜、親政奪回大權,正準備大干一場時,先是遠在漠南蒙古做察哈爾部親王的林丹汗遺腹子(懿靖大貴妃的長子)阿布靠眼中沒有清廷,甚至察哈爾部還隱隱有為林丹汗報仇的傾向,他當即就趁著阿布鼐進京述職的機會,將其幽禁到了盛京。
四年后,他準備撤尾大不掉、只會空耗國庫銀兩,還
有分裂江山可能的三藩時,吳三桂這個早年背叛崇禎,打著滅掉闖王李自成的旗號,迎他們清軍入關,如今為了能舒舒服服在南邊當他的“土皇帝”再次背叛他的老油子,竟然不要臉的又舉著“反清復明”的大旗在南面反了!
若他真得是為了“復明”,他也能看得起這老頭子幾分,然而瞧見他自己沒有勝利的希望了,吳三桂反手就在南邊潦草的稱帝,還定國號為“大周”,改元“昭武”,無論是國號,還是年號,他都沒有從中瞧出來與“明朝老朱家”有半分聯系,甚至那南明的小明王都是這老頭子親手拿著弓箭弦給勒死的!
對于這等不要臉、兩面三刀的“公公”,他屬實瞧不出來自己小姑姑怎么會對吳家有留念?她可是太宗文皇帝的幺女,大清金枝玉葉的公主啊!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呢!
想起魏珠耗時一年多才查清的勢力,吳三桂的殘黨、反清復明的白蓮教余孽、蒙古察哈爾部的勢力,前者在宮外,后者宮里、宮外都有,臼蓮教是主動投靠,察哈爾部的勢力卻是懿靖大貴妃死前留給她的養女的,這三股一個弄不好就會反噬的勢力,竟然被她小姑姑給搞得平衡極了,在后宮中一藏就是幾十年,暗戳戳的搞些壞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松溪县|
友谊县|
彝良县|
绥江县|
嫩江县|
井冈山市|
岚皋县|
财经|
余庆县|
叶城县|
什邡市|
静宁县|
博湖县|
重庆市|
水富县|
如皋市|
房产|
牟定县|
石城县|
富阳市|
澳门|
邵阳县|
万载县|
万荣县|
旬阳县|
巴中市|
梅州市|
湖北省|
丹阳市|
姚安县|
鄂托克前旗|
巴彦淖尔市|
兴安县|
博客|
进贤县|
温泉县|
浦县|
敦煌市|
淮北市|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