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話音落下,又有人感慨道:“生恩與養恩,有時候真分不清哪個更重,顧夫人看在這十幾年的養育之恩的份上,沒有去報官,最后是她自己尋死,也算是報應了,都說作惡多端的人,閻王讓她三更死,她就活不過五更天。” 又有人附和道:“是啊,這是她的報應,眾叛親離,自己死了一雙兒女都沒給她收尸。” 孟瑾瑤只喝茶不說話,她其實并沒有那么好說話,當初只想著殺人誅心,讓孫氏被休棄,再被孫家人嫌棄,讓孫氏好好嘗一嘗眾叛親離的滋味,最后再報官狀告孫氏,沒想到孫氏會當晚一頭撞死在孫家門口。 此時,有位夫人悄悄觀察著孟瑾瑤的臉色,見她并無不悅之色,又想起一件事,斟酌著道:“顧夫人,有件事不知你是否有耳聞。” 孟瑾瑤朝她看去:“什么事?夫人但說無妨。” 那位夫人道:“昨日我替寄居在我家的表妹尋親事,聽媒人說漏了嘴,得知永昌伯府找了媒人,我琢磨著孟二姑娘倒是到了說親的年紀,可她還在孝期,二公子也還沒到說親的年紀,世子爺就更小了,且也在孝期。” 她沒有把話說完,但是眾人也能猜到怎么回事,幾個孩子里,到了適婚年紀的在守孝,不必守孝的又年紀尚小,不必著急議親。 如此說來,那議親的還能有誰? 總不能是一把年紀,老態龍鐘的孟老夫人要改嫁那么荒謬吧? 肯定是永昌伯孟冬遠啊! 眾人面面相覷,很是驚訝,這上個月才休了前妻,且休棄的前妻也是上個月才死的,那么快就要找媒人物色姑娘,準備再娶了? 驚訝歸驚訝,大家也很容易接受,被休棄的妻子去世,難不成男人還要為她一個惡毒棄婦守節? 家里不僅有孩子要帶,還需要女主人主事,執掌中饋,維系各家的人情來往,再者做錯事的是孫氏,孟伯爺是無辜的受害者,原配夫人被孫氏害死,庶長子也被孫氏害死,才三十幾歲的年紀,再娶是正常的。 孟瑾瑤也驚詫了下,雖然此事她早有預料,但她沒想到父親會那么快就物色下一任妻子,母親改嫁,父親續娶,這些都是做子女的無法阻止的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