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說是完成了,但她應該是用逆推方式做出來的,這也是任子棟那家伙慣用的骯臟手段之一,她本身實力不會太強。” “有實力的也不肖用這種式完成競賽。” “可郵件說她是——chiang。” 眾人不約而同地因這句不知道誰說的話,沉默了一幾秒。 “所以這郵件根本就是在說天方夜譚啊!” “但萬一……” “不可能有萬一!你們看看那個女的,報名資料寫著18歲,你們知道chiang第一篇發現論文是什么時候吧?六年前!” “還差兩個月就七年了。” “雖然chiang的第一篇論文的導向率不高,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但那基本是論文研究方向的問題所致……你們覺得,第一篇論文就被收錄進核心期刊,并且導向率百分之五十,那是十一二歲這年紀能做到的嗎?” “假如華國隊在那女孩的年齡上作了假……” “所以,你覺得二十歲就能做到?” “這個點,我們連自己人都說服不了吧?還怎么讓外人的相信?” “現在已經有不少聲音,在說我們刻意壓制華國隊,再以這個消息來剝奪華國隊的名次,那sim明年的競賽就不用辦了。” “峰會也會成為被針對的對象……” “……” 會長等眾人說得差不多,才淡淡扔下一句: “我們今晚的議題,就是該怎么樣才能將這件事變成事實。” 眾人:“……” 說倒是輕巧。 chiang的真面目,從七年前開始,便是世界科研圈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被稱為物數界“第十一個未解之謎”。 有人提議: “或者,我們聯名向龍城提出要求,要他們公開chiang所有資料?如果不公開,我們就以查無此人為借口,清除chiang名下所有成績。” 沒有人附議。 那人不明所以地撓了撓頭發。 “不行?” 戴眼睛女人笑了聲。 “倒不是不行,是早已經有人做過,龍城根本不在意,chiang本人也不在意,最后只有不了了之。” 只要研究成果一出來,龍城對外發表總會帶上chiang這個名字。 與其說chiang是一個人,還不如說更像是一個象征。 代表成績,成果的象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