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左右了大女兒的婚事,又成全了二女兒的婚事,年輕時做了不少錯事,卻始終未能如愿,而今什么也沒有做,卻達成所愿,所以說人呢,這一切都是命數。 “命里沒有就不要強求了,害苦了兩個女兒,也害苦了自己,又是何必呢?” 葛氏說著說著眼眶里又有了淚,“大女兒是有福氣呢,晚年還能靠兒孫,我不過是托了大女兒的福,他們不記恨我已經是萬幸。” 趙嬤嬤連忙安慰,明明是喜事,咋說著說著還哭了,大喜的日子就要開心的笑。 “主子,莫想過往的事了,人要往前看,咱們很快就要搬內城住去了,以后主子住著也舒心呢。” 葛氏自然是歡喜的,只是人老了很多的感慨,到底還是虧欠了大女兒一家的,而今自己卻占著大女兒的孝順,也跟著享了福。 東院里,任婆子從主院回來就沒有看到丈夫,于是也來了母親這兒,正走到門口就聽到了這一番話,她腳步停了下來。 任婆子就這么沉默著站在門口許久,一直沒有進去,最后轉身離去,如同沒來過一樣。 年輕時的事不是不記得,任婆子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心里一直有口氣不曾咽下,可是到了平江府看到娘家的情況,她又不能不管,人心是肉長的,但是也不代表著她已經原諒了爹娘當年的所作所為。 就在任家人成為新貴處處受京城權貴們的邀請之時,此刻的長公主府里卻是冷清,本打算在中秋宴上向皇上提個請求,給泰安郡主求塊封地的長公主,最后沒有提出口。 此時長公主在書房中來回踱步,目光時不時看向桌案上的一本賬冊,喃喃自語道:“這個應該能給孩子換一塊封地了吧,泰安斗不過他們的,留在京城何用,不如遠離京城,活得痛快些。” 長公主嘆了口氣,想起中秋宴上皇上偏愛任家人的樣子,長公主只得收起了桌上的賬本。 正好此時書房外,泰安郡主將宮里送來的進貢果脯挑了一些來孝敬母親。 母女二人坐在書房,長公主看著桌上放著的庵羅果,臉色略有些白。 “娘,你當真不嘗嘗庵羅果么,味道極好,我記得你往年都愛吃這些呢。” 榮雪拿起庵羅果送到了母親面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