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一則“喜訊”張貼在香悅廠區(qū)的通告欄處,為鼓勵職工辛勤工作,每人獎勵五百元的績效獎,這可是筆不菲的收入,讓圍觀的職工們喜笑連連。 “還是跟著外企掙得多呀。” “那可不,咱們原來才多少工資,連二百都沒有,現(xiàn)在每月工資三百不說,還時不時的有獎金。” “咱也是在外企上班的人嘍,洋氣!” “還是老張會形容,哈哈哈哈......” “啊哈哈哈......” ...... 人們陶醉在喜慶的氛圍中,盛贊外企的好,對香悅的擁護越來越深,似乎已經忘了腳底的土地是“魔都服飾”,曾經引以為傲的服裝業(yè)龍頭。 至于分紅,那不關普通職工們的事,是給企業(yè)的盈利,到頭來還是大鍋飯,余多給大家分點錢,可是現(xiàn)在人們已經拿到績效獎。 這不一樣嗎? 可雖然工資是漲了,但米企利用魔都廠區(qū)的所有設備,人工,包括土地,績效獎不過是職工們應得的罷了,廠區(qū)分紅之后,人們遠可以獲得更多。 就如大鍋飯,里面菜多了,人們自然分得多,然而米企的做法,在掏空魔都服飾。 這時吳義空與鮑章站在辦公樓上,望著底下歡天喜地的員工們,發(fā)出幾聲譏笑。 “哼,給點甜頭就成這樣了,還怕他們鬧事?米國的那些高層根本不了解華夏的這些工人,怎么去壓榨,還得靠我們來。” 吳義空的目光冰冷,眼神中沒有絲毫情感。 這個人生于60年代,對米國極其向往,從而導致一種畸形的價值觀,他痛恨自己的這層皮,急切地想與華夏劃清界限,似乎只有欺壓華夏人,才能滿足某種變態(tài)的需求。 “當時簽訂股權協(xié)議的時候談得很清楚,香悅品牌的運作我們有一票否決的權力,第一季度的盈利用于品牌研發(f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哪怕走法律程序,他們也拿我們沒辦法。 不給職工分紅他們又能咋?我看是好臉給多了。” 鮑章的語氣充滿不屑,同時有恃無恐,他和吳義空屬于同類人,甚至更加怨恨華夏這片土地,不過對米國格外擁護,還算是條忠實的狗。 “香悅現(xiàn)在這么能賺錢,還是得把那些廉價勞動力給照顧好,萬一影響到生產就麻煩了。” 吳義空倒是考慮得非常周到。 “那陸德廣什么情況?” “哼,能死在醫(yī)院就好了,反正已經用不著他了,當前合作了多家服裝加工廠,且有三年合約,同時要完成規(guī)定的生產量,完全可以匹配全國的供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