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科考第一日,差一刻到辰時。 鳴鞭,敲鑼,鼓響。 牛皮鼓敲的聲聲震天,一個個穿著粗麻衣裳的考生從考舍里鉆了出來,站的筆直,開始唱名。 高臺之上,姬鷹已經臨時搭建了三個高低不一的長臺和二十一個凳子。 最高一個長臺后坐著的是天子,前面是六部尚書和左侍郎,最前方則是九寺少卿與幾個禮部官員。 昨夜來了很多臣子,除了該留下伴駕的,其他的都回京回到各衙署了。 錢寂作為主考官,考生們在下面唱名,他則是給孔老二的全身像上香,衷心希望孔老夫子在天有靈,保佑本朝科舉考生全他娘的掛蛋。 韓佑一身戎裝,手持鐵鞭,殺氣騰騰站在臺下。 一身玄色長袍的周老板,站起身,本想說點什么,后來一尋思,拉到吧,有什么可說的,考吧。 值得一提的是,國子監的人馬也來了,監考是一方面,結束后還要讓低年級的監生抄錄卷子,最后他們也要參與到閱卷判卷之中。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捧著紙筆站在臺子下面,帥的堪比恐龍特急克塞號似的國子監司業溫岐。 溫岐是史官,科考這么大的事,他肯定要親自趕來詳細記錄。 就是因為溫岐在場,周老板都不好意思說話。 他怕一旦說了,史記上就會寫上,大周朝元年科考,天子老八激勵學子,擼起袖子好好考,爭取以后都給朕打工,朕看好你們。 這是第一行,第二行是這么寫的,科考結束,一片哀鴻,元年科考考生全他娘的是飯桶,一個比一個飯桶,十不存一,丟死個人。 然后是第三行,也就是最后一行,遙想科考前,老八志得意滿激勵學子,可謂豪氣頓生,現在再想起老八當時那興奮勁兒,就想樂,嘎嘎樂。 所以一看記載史記的溫岐來了,老八是覺得自己越沒存在感越好,最好都記韓佑,韓佑不怕丟人。 禮部上香完畢,下方唱名完畢,老錢大手一揮,考! 考生全部坐回已經被收回的木板床等雜物的考舍中,鬧心扒拉。 可以這么說,對考生來說,在這考舍之中除了自己,其他的沒有任何東西屬于自己,筆墨都不是自己帶的。 韓佑不怕花錢,因為他太清楚這群世家子都是群什么熊玩意了。 京衛開始入場,一個考舍發六張宣紙三支筆。 發完之后,儀刀營軍伍開始“發題”,也就是第一科,明法。 隨著伏魚象喊出了“明法”二字,除了木臺上的君臣外,考舍中的考生全都傻了眼。 因為按照流程的話,第一課是“明經”才對,而不是明法。 除此之外,好多人買的“題”里,明法也不是這個內容啊。 韓佑似笑非笑,傻眼了吧,懵逼了吧,買到假題了吧,有本事去報官啊,哈哈哈哈。 所謂明經,考儒、道經義。 而明法,則是考司法類的知識,內容為周律的律令,律五令三,考試分為兩部分,考察對律令的熟悉程度,其次是對律令的使用,也就是要寫出不同的具體研判案件,不少于三個。 不說懵逼的考生們,等君臣看到了考題后,同樣懵逼,包括天子在內。 要知道禮部出了題后,需要送到宮中,天子確定后才會讓禮部造題寫錄。 韓佑之前特意去了趟宮中,和老八坐在臺階上,大致聊了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