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刀利。”馬如龍奇怪的問道:“今年演武,瀛島上書朝廷,說是木刀木箭無法體現出猛士之勇,希望改為兵刃演武,此事你不知?” 韓佑搖了搖頭:“是嗎,頭一次聽說。” “朝廷八成會同意,若是不同意就會淪為笑柄,瀛島匠人手藝高超,尤其是這鍛打兵刃的技藝著實令人驚嘆,前些日子尋人去使團買了把瀛島長刀,吹毛短斷削鐵如泥。” “很鋒利嗎,給我康康。” “額…” 馬如龍老臉一紅:“你去尋那叫陸百川的狗日的要去。” “不是你買的嗎,怎么還在大川兒手里呢?” “踢球…踢球輸了。” 提起這事馬如龍就鬧心,就在剛剛,陸百川帶著江追和一群儀刀營雜兵去踢球了。 陸百川從南關帶回來不少皮貨,尋思在山莊之中大網撈魚送給幾個莊戶之女,看看能不能也尋一段好姻緣。 馬如龍見到陸百川帶著不少皮貨,就賭上了,他贏了,給陸百川一百貫,他輸了,陸百川給他一件熊皮。 小半年沒見,人家馬如龍帶的球隊早已今非昔比,上半場,馬如龍踢了個大川兒八比零,下半場,大川兒踢馬如龍個八比q。 大川兒氣的夠嗆,還不服輸,又要來一場加時賽,一炷香,還說他不差錢,贏了給點好東西。 馬如龍就沒多想,說他有把好刀,從瀛人使團那弄來的。 然后…就沒然后了,大川兒贏了,贏的很詭異,詭異到了馬如龍根本無法接受。 這種詭異怎么說呢,就這么想吧,馬如龍帶著球隊,光是上半場就輕輕松松提了個八比零,結果就一炷香的加時賽,一個球沒進不說,還讓大川兒進一個。 不管怎么說,馬如龍輸了,愿賭服輸,讓人去將刀取來了,散場之后,馬老二越尋思越感覺大川兒擱那釣魚呢,這球踢的太扯了。 韓佑了解了前因始末后,樂的夠嗆。 別說你馬老二懵了,之前在南關的時候,周天鳳比你還懵。 不用韓佑吭聲,王海去找陸百川要刀了。 馬如龍揶揄道:“朝廷都是些要顏面的偽君子,豈會拿軍伍性命當回事,八成會同意瀛人提議,瀛人敢提出來,就有制勝之計,除了這步戰,射術,嘖嘖嘖,不夠看。” “是啊。”韓佑苦笑道:“單論箭術的話,是不如北關外的異族。” “不,高句麗使團中有不少射雕手。” “射雕手?” 韓佑神情微動:“高句麗也有射雕手?” “有,還不少。” 韓佑暗暗罵了聲娘。 活的久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都能碰到,高句麗竟然有射雕手,這就和走在大街上突然碰到一個店面叫做老約翰中醫診所似的。 射雕手,一般泛指北方游牧民族的神射手,箭術高超,高超到可以射到空中的大雕,因此得名。 不過這個稱謂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匈奴部族,那時候匈奴橫行于北方草原,這群人除了馬術外最厲害的就是箭術了。 《史記.匈奴列傳》中有記載,匈奴首領冒頓擁有“控弦之士”三十萬,冒頓最為重視的就是麾下箭術訓練,為此特意制作了一種叫做“鳴鏑”的東西,類似于響箭。 有了鳴鏑,冒頓下令“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之后在射術優異者優中選優,最終培養成射雕手。 射雕手這個“稱謂”,不知道怎么的就傳到了高句麗,也是利用差不多的方式訓練射手,能被稱之為射雕手的人都是萬里挑一的箭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