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乎同一時間,大商東路戰場,兩軍廝殺,情況也極為相似。 關山、東臨兩位武王聯手,拖延住漠北東路大軍,善守的東臨王加上善攻的關山王,兩位武王默契配合,勉勉強強擋住了漠北東路大軍的沖擊。 漠北的三路大軍似乎早就有了決意,在商皇前往岐山祭天之日,全部揮軍北上,給予大商極大的壓力。 三路大軍大迂回的時刻,大商都城北邊,從白帝城出來的最后一支漠北鐵騎,一路長驅直入,同樣直逼大商都城。 不過,漠北的這第四路大軍,大商,已經沒有兵力去阻擋。 沿途的地方軍,城防軍,在漠北強大的鐵騎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很快就被擊潰。 整個大商境內,烽火四起,預示著,兩朝決戰,將至! “不是將至,而是已至。” 岐山,一座不算奢華的行宮中,李子夜看著遠方,平靜道,“澹臺鏡月和漠北幾位大君認為決戰就要來了,全都在揮軍北上或者南下,準備和大商決一死戰,但是,實際上,決戰已經來了,我們,提前打響了決戰!” “為什么?”一旁,木槿不解地問道。 “因為,我不想在他們準備齊全時,打決戰。” 李子夜語氣平和地回答道,“一路大軍兵發岐山,其余三路直指大商都城,二十余萬鐵騎壓境,到那時,實在太難打,不如在他們發起決戰前,提前和他們決一生死。” 還有一點,就是澹臺鏡月如今不在,漠北鐵騎,如失雙目。 并非商皇祭天之日,就是最佳的決戰之時,也并非他們有了對付漠北鐵騎的辦法,就是開啟決戰的最好時機。 而是,澹臺鏡月那女人何時不在,何時就是決戰的時刻! 為了她,他可以將決戰提前十天,甚至延后一個月,只要,有機會能將那女人支開。 反正,原則只有一個,何時那女人不在,何時打! “李教習。” 就在這時,兩人后方,三尺劍邁步走來,傳令道,“陛下有請。” 李子夜聽到身后的聲音,轉過機關椅,客氣應道,“有勞劍供奉。” 三尺劍點頭,轉身在前帶路。 “劍供奉。” 后方,李子夜開口,說道,“昔日授武之恩,在下銘記在心,若有機會,定然相報。” “談不上什么恩情。” 三尺劍語氣平和地應道,“要謝,李教習也該謝四殿下,當初,若非四殿下親自相求,我不會教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