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七十九座石塔-《紫陽》
第(1/3)頁
這座島嶼呈圓形,有十里方圓,不算很大亦不算小,島上山峰疊嶂,低處多生高大古木,石壁高處的樹木由于缺乏水土,長的略矮,石路拐轉起伏,蜿蜒向北。
前行不久,莫問便發現這島嶼可能少有禽獸,因為島上并無禽獸活動的痕跡,有些草木果實已然成熟,卻并無采食啃咬痕跡。
石路寬窄不定,平坦之處便寬,曲折之處便窄,但不管寬窄,每隔百步路邊都會豎有一尊石雕,這些石雕多遭風雨侵襲,破損風化的很是嚴重,樣貌已然不可辨別,但根據其輪廓和大小來看,當年雕刻的應該是人像。
前行不久,龍含羞停了下來,側目打量著路旁一尊石雕人像,這尊人像由于位于古木的遮蔽之下,保存的較為完整,可以看出是一個手持巨斧的怒目男子。
龍含羞打量片刻,轉頭看向莫問,莫問緩緩搖頭,龍含羞都不知道這些人形石雕的來歷,他自然更是無從知曉,儒家拜尚炎黃二帝,對蚩尤大有貶辱,故此諸子百家之中對于蚩尤的記載并不多。
龍含羞無奈,只得繼續前行,繞過一道山梁之后,前方出現了大量的石塔,這些石塔位于島嶼主峰陽麓的平坦區域,由石頭壘砌,橫列九排,北大南小,北側大者高有兩丈,寬近十步。南側小者不過六七尺,寬兩三步。
這些石塔當年壘砌的極為堅固,雖然久經風雨卻少有坍塌,莫問環視細數,這九排石塔前面八排皆有九座塔形建筑,唯獨靠近山體的那排少了兩座,連那些坍塌變為石堆的石塔計算在內,共有七十九座。
這些石塔的形狀與時下的木塔并不相同,只有上下兩層,下為石基,中間部位四角略寬并有所上翹,上部為塔身,要略窄于石基,塔身南側有缺口,遙望可見缺口之中放有石壇。
龍含羞站于山梁遠眺片刻,轉而邁步向北走去,到得近前側目打量著最南側的一座石塔,此處濕氣很重,石塔上多生綠苔,連那塔身里放置的石壇亦為綠苔侵附。
“相傳戰神有親兄弟八人,族兄弟七十二人,這些人皆在涿鹿一戰之中陣亡,此處這些石塔擺放的當是他們的骨骸?!蹦獑柌聹y道。
龍含羞聞言轉頭看了莫問一眼,轉而回頭探手搬下了石塔中的石壇,用力掀開蓋子,只見其中并無骨骸,只有少許黑灰色的粘物。
“時間過去的太久,骨骸露天存放,多受濕氣侵擾?!蹦獑柼筋^看了一眼壇中事物,雖然其中事物已無骨頭形狀,卻仍然可以看出是受潮的骨灰。
“我們苗人從不火葬。”龍含羞心中存疑,便走至第二排再取石壇一只,打開之后發現里面仍無成形骨頭,而是一些灰白色的粉末,由于這處石塔離地較高,故此受潮較輕,骨灰并未凝結。
“你細看這些石壇,長不過尺高僅數寸,可見當年存放的是焚燒過后的骨灰而并非完整尸骨?!蹦獑柼汁h指,這些石塔的大小雖然各不相同,但塔身存放的石壇大小是一致的。
龍含羞隨之環視左右,轉而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石壇,皺眉過后將石壇放歸原位,取出短刀刮去了石塔上的青苔。
“這些壇子不是用這里的石頭雕出來的?!饼埡弑葘^后出言說道。
“當年戰神率領兄弟和蠻夷眾人與炎黃二帝戰于涿鹿,涿鹿位于鄴城北方千里之外,距離此處更是遙遠,兵敗之后若是運尸回鄉怕是不能,幸存之人能將骨灰運送回來已然不易?!蹦獑枔u頭說道,三千多年以前的事情,缺乏文字記載,只能靠推測。
“你會道術,能不能幫我確認一下這些人是不是我們的先人?”龍含羞出言求助,她的外祖母暴卒,令得苗人祭祀之事產生了斷格,此時她迫切的想要找回丟失的傳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靖江市|
华阴市|
华池县|
通城县|
呼图壁县|
安泽县|
鲁甸县|
日土县|
巴林右旗|
长宁区|
天长市|
盱眙县|
泊头市|
大厂|
平山县|
通榆县|
平陆县|
库伦旗|
康乐县|
鲁山县|
塔城市|
和政县|
哈密市|
什邡市|
开阳县|
水城县|
石城县|
炎陵县|
大庆市|
木里|
灵璧县|
商南县|
卓资县|
安溪县|
孟津县|
桑日县|
星子县|
石渠县|
巴马|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