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玉清派問責-《紫陽》
第(2/3)頁
“福生無量天尊,貧道乃玉清派主持,此行由貧道領隊,晚輩失禮在前,貧道代他們向小道友賠罪了。”赤陽子沖莫問稽。大的道觀之中除了掌教還有主持,掌教是教派的領袖,通常不管俗事,一心鉆研本派玄妙法術。主持大多是掌教的師兄或師弟,負責整個道觀的大小事務,令掌教可以專心參陰陽悟大道。
“赤陽真人言重了,貧道感謝惶恐,奈何貧道乃上清準徒,輩分不定,恕貧道不能施晚輩禮節。”莫問平身還禮。
“想必小道長已經知道敝派絕情子之事,還請小道長將此事前因后果詳說與我們,可否?”赤陽子和聲說道。
莫問聞言點了點頭,規整了思緒之后從容說道,“此事說來話長,當從貧道藝成下山說起,貧道同門七人,藝成下山之后各有去處,貧道去了晉國西南邊陲的蠻荒之地,自那蠻荒之中尋藥煉丹,一日自蠻荒一山洞之中偶見一具坤道遺蛻,此人年紀當在三十歲上下,身邊無有法印,貧道通過其殘留的道袍碎片現此人生前當是玉清座下,貴派九龍鼎就在那山洞之中,貧道現九龍鼎之時,那鼎器之中還有一些銀色丹丸。
得了那丹鼎之后,貧道就一直帶在身邊想要歸還玉清宗,但貧道并不知道這丹鼎是玉清哪一派所有,還之無門,加上貧道這幾年一直忙于統領趙軍收復東北三郡而無暇抽身,便未曾還回。
十一日之前,貧道于勼城偶遇蟊賊,九龍鼎被偶然路過的絕情道長所見,絕情道長言之那九龍鼎是貴派事物,且誤會貧道一直有心竊居,實則貧道東征之時所用補氣丹藥皆出自天璇子之手,想我身居軍營,哪里能夠靜心煉丹。
貧道當日未曾與絕情道長多做解釋,一心想交還九龍鼎,便要絕情道長出示箓牒,絕情道長答曰出門時很是倉促,未曾帶在身邊,要貧道與之一同前往貴派親送九龍鼎,此法自然最為妥當,但貧道有要事在身,無暇抽身,斟酌過后請絕情道長寫了收書加蓋了法印于我,貧道將那九龍鼎交給了絕情道長,隨后離開了勼城,自此之后沒有再見到絕情道長。”
莫問說完,赤陽子面色凝重久久未語,良久過后方才出言說道,“可否請收書一觀?”
“那是自然。”莫問自懷中取出了那封書信邁步上前遞給了赤陽子。
赤陽子抬手接過,待得鋪展開來立皺眉頭,那封書信上的字跡大部分已經斑駁脫落,只有上的幾個字尚能分辨。
“這收書貧道一直貼身保管,怎會出現這種情形?”莫問見狀亦是大驚。
赤陽子挑眉看了莫問一眼,抬手沖身邊眾人說道,“你們來看,這是不是絕情子的筆跡?”
玉清眾人聞言上前圍而觀之,片刻過后盡皆搖頭。
“貧道交還九龍鼎時有‘賓歸’酒肆的小廝和兩名食客親眼所見。”莫問隱約感覺到事情詭異,急忙出言補充,當日他并沒有見到絕情子親手書寫收書,絕情子是自外面寫好帶回來的。
“那座酒肆早已經被燒成了一堆廢墟。”趙靈妃冷哼。
赤陽子抬手示意趙靈妃稍安勿躁,轉而捻起紙上殘存的粉末湊鼻聞嗅,“是米湯。”
“赤陽真人明鑒,這書信絕非貧道偽造,這上面有法印為證。”莫問喊冤,米湯研墨書寫的字跡是保存不了多久的,米湯干透之后會自紙上脫落下來,令得字跡消失。
“你殺了絕情師兄,取其法印,偽造文書又有何難?”一粗壯道人冷哼說道。
“你何時才能改掉這妄自猜測自作聰明的惡習?你焉知真相就是你想的那樣?”赤陽子不留情面的訓斥那說話的道人。
赤陽子在玉清派大有威嚴,那道人聞聲立刻低頭,不再多嘴。
赤陽子轉頭看向趙靈妃,“火。”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凤翔县|
华蓥市|
清流县|
景德镇市|
泰安市|
瑞金市|
瑞金市|
永春县|
迁西县|
井研县|
宿松县|
正镶白旗|
邳州市|
涟水县|
芒康县|
旬邑县|
汤原县|
固阳县|
永登县|
鹤峰县|
铁力市|
辽源市|
澄城县|
崇阳县|
稷山县|
广南县|
鸡东县|
钟祥市|
库车县|
海城市|
如东县|
海盐县|
长垣县|
兴义市|
密云县|
焦作市|
年辖:市辖区|
长垣县|
平武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