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寧昊說完自己的事后,徐錚猶豫許久,還是問出了憋了一晚上的話。
如果《人在囧途》不是韓家棟和上影的作品,他肯定直接就拿來用了,反正大不了最多賠個幾十幾百萬。
而只要在自己的電影前面加上“人在囧途”幾個字,所帶來的收益,絕對遠遠超過這個數。
可惜,無論是上影,還是韓家棟,他都惹不起。
要是敢沒征得同意,就擅自蹭《人在囧途》的流量,后果絕對不止被告上法庭那么簡單。
特別是在徐錚知道自己屁股不干凈的情況下。
韓家棟沒說同意,也沒說拒絕,只淡淡道:“說說你那部電影。”
“是,你知道的,我是魔都人,最熟悉的地方就是魔都了,所以我打算拍一部魔都背景下的《人在囧途》,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人在囧途之瀘囧》,演員我想讓保強和黃博來跟我一起搭……”
徐錚侃侃而談起來,他之前已經從黃博那里知道,韓家棟也打算把《人在囧途》做成系列片,第二部已經定了會是在泰國拍。
他現在沒那條件,也沒那能力去國外拍,就只能盡可能的把拍攝地放在自己熟悉的地方。
韓家棟聽他說完后,反應仍舊很平淡:“不錯的想法,為什么不就叫《瀘囧》,非要加個‘人在囧途’進去?”
徐錚被問沉默了。
他總不能說沒信心,想蹭《人在囧途》的流量吧?
甚至他連片中演另一個主角的王保強都還沒搞定。
別看王保強看著傻,但人家可不是真傻。
你這又是叫《人在囧途》的名字,又是邀請王保強當主角,打的什么注意,難道還不清楚嗎?
更關鍵的是,想用王保強來蹭《人在囧途》的流量,按理說給王保強十多二十個點的票房分成都不過分,結果徐錚不僅沒提票房分成的事,還跟王保強賣慘畫餅,想要王保強降片酬,拿個友情價出演。
王保強又不是原時空的這時那樣只能在電影中演些配角,人家現在已經是一部票房破五億電影的男主了!
怎么可能吃徐錚的這種餅?
當場就推脫得說這事挺敏感,得先問韓家棟導演的意見。
然后到現在都沒跟韓家棟提。
黃博因為在《人在囧途》只是個小配角,又已經跟徐錚混熟,抹不開面子,倒是已經答應下來。
韓家棟見徐錚答不上來,也沒繼續為難他,又問道:“片名可以給你,你打算出多少錢?”
“呃……電影我自己也打算投點,手頭比較緊,您看一百萬可以嗎?”
四個字,一百萬,這在徐錚看來絕對已經是天價了。
畢竟韓家棟什么都不用做,他們卻得從準備劇本忙到上映,還要擔著虧本的風險。
不過見韓家棟皺眉,他又立馬補充了一句:“我可以繼續爭取說服其他投資人,再加一個百分之十的票房分成。”
韓家棟都已經懶得看他,低頭張開嘴享受了娜扎剝好皮遞來的葡萄,道:“既然你覺得‘人在囧途’只能給你的電影帶來這么點收益,你電影就只叫《瀘囧》好了,也沒必要為了那么點收益到處求人。”
原時空的《泰囧》就正是靠著硬蹭《人在囧途》,在沒征得人家同意的情況下,就把“人在囧途”幾個字加到了自己電影的片名上。
加上徐錚自己也有出演《人在囧途》,倒讓觀眾真以為《泰囧》是和《人在囧途》一個系列的。
最終雖然因為這事被告上法庭賠了幾百萬,但跟十幾億的票房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后續雖然不能再使用“人在囧途”幾個字,還因為片酬的問題跟王保強鬧掰,但靠著連續兩部《人在囧途》,他也算成功把自己的名字和“囧”系列綁在了一起。
哪怕不能再把“人在囧途”幾個字加到片名上,他后續的“囧”系列也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厚的基本盤。
韓家棟可不想被他以同樣的招式薅羊毛。
“我不是這個意思……”
徐錚還想再說些什么,坐他旁邊的黃博已經拉了拉他。
寧昊也馬上幫忙岔開話題:“我跟小馬的合同明年就到期了,到時我可能不會再跟小馬續約。”
“這事伱自己拿主意就好。”
韓家棟沒打算一直把寧昊捆在小馬。
寧昊反而有些猶豫:“可大狗哥對我不錯,現在《無人區》又上映不了……就覺得挺對不起大狗哥的。”
他是在《瘋狂的石頭》上映后才加入小馬的,小馬對他倒算不上知遇之恩。
但小馬在《瘋狂的賽車》上映之后,就給寧昊成立了工作室,還給了他公司股份,在待遇方面確實沒得說。
韓家棟道:“你離開小馬,應該是打算自己成立公司吧?”
“是有這方面的打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