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39章楚家楚九殤-《朝天子》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小蒼坡

    燕軍大營深處一座平平無奇的小土坡,占地極小,地勢算不得陡峭,在地圖上看甚至就只是一個小點。

    與雍州衛一樣,三千瑯州步卒被燕軍圍在了這里。

    楚九殤率部輕裝急行,從兩營之間穿插到燕軍腹地,對一座護衛軍營發起了偷襲。

    可能是燕軍分出了不少主力在四營設伏,后面的軍營反而有些空虛。

    這座僅僅只有近千守軍的軍營被楚九殤一戰而下,守軍屠殺殆盡,還真打了燕軍一個措手不及。

    隨之而來的就是北燕的報復,連同兩營在內的近萬兵馬源源不斷的馳援戰場,最后將楚九殤圍在了這座小土坡。

    天色逐漸明亮,初秋的涼風晝夜不停,給大地帶來一片清爽。

    略微傾斜的土坡上四仰八叉的躺著一些燕軍的尸體,漆黑色的箭矢就這么插在他們的胸口處。

    漸漸凝固的鮮血不久將會被新的死尸覆蓋,這些燕兵到了地下,不會孤單。

    一面面瑯州衛的軍旗高高飄揚在風中,頗有龍騰虎嘯之感,好似在積蓄殺氣。

    三千瑯州步卒并沒有攜帶鹿角等拒馬之物,他們唯一的防御器械就是為數不多的高盾,且只夠在最外圍擺下一圈。

    最精壯的步卒手舉高盾,站在大陣外側,他們身后是一排排手握長槍、弓弩、彎刀的輕裝步卒。

    其實像這樣的拒馬陣對燕騎來說并無太多威懾力,涼軍唯一的優勢就是這道土坡,算是占了點地利。

    軍陣中央站著十來名身材壯碩的漢子,全都是軍中的校尉、都尉。

    除了極少數的年輕面龐,大部分人的年紀都要四十往上了,對換了一批血的瑯州衛來說他們其實算是老人。

    他們曾經都是楚家的親兵,又或者是楚家的嫡系麾下,里面有不少人都曾經與楚九殤的父親、叔叔們并肩作戰過。

    當初楚家退出邊關沙場之后,這些人也心灰意冷,退出了軍伍。

    這次瑯州衛擴軍、楚仲騫重出官場,這些人毅然決然的再度投身軍伍,沖得就是楚老將軍的名頭以及楚家當年的遺憾。

    十幾道目光都聚集在前方那道年輕而又堅毅的背影身上:

    楚九殤,楚家唯一的血脈。

    一面“楚”字軍旗在風中緩緩飄動。

    因函荊關一戰大顯神威,楚九殤受封步卒雜號偏將,如今楚九殤也有了自己豎旗的資格。

    旗下擺著十架蒙皮大鼓,足有兩人合抱之粗。

    木制的鼓架有坑坑洼洼的缺口,還有點點擦拭不去的猩紅,只看一眼便能感覺這些戰鼓有年頭了。

    鼓身四周都是血紅色,鼓面中央刻著一個碩大的“楚”字。

    這并不是瑯州衛的制式戰鼓,而是多年以前的楚家戰鼓。

    多年以前楚家征戰沙場,血戰燕賊,每逢大戰,楚家的鼓聲便震耳欲聾,晝夜不停。

    鼓止之時,便是分出勝負的那一刻。

    征戰數十年,前后好幾代人,前赴后繼投身疆場。

    鼓身的血紅色,象征著楚家子弟的鮮血。

    其中有一面年頭最古老的大鼓,是他爺爺楚仲騫當年從重重燕軍中拼死搶出來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商丘市| 子长县| 南华县| 报价| 屏南县| 永德县| 彩票| 新田县| 丁青县| 垦利县| 衡山县| 托里县| 常熟市| 砀山县| 汤阴县| 汕尾市| 尼勒克县| 祁门县| 通州市| 泾源县| 西昌市| 县级市| 同德县| 雅安市| 田阳县| 永寿县| 南川市| 灌南县| 平昌县| 杭州市| 宁强县| 潍坊市| 华阴市| 吉安市| 乌审旗| 南郑县| 金坛市| 喀什市| 龙岩市|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