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值冬月下旬,天氣寒冷,月暗星稀。 那兩道人影來到小湖邊,一人脫了衣服,拿著一個連著繩子的網兜下了湖,潛入湖底。 另一個人則站在湖岸邊拿著繩子等待。 此時微微有些星光,以趙百戶和蕭秋月的目力能大致看清百米內的情景。 而黃少杰的洞察術卻能看清三百米內的大致情景,百米之內更是幾乎清晰可見。 趙百戶低聲道:“居然真有人來撈銀子,這么說來,劫匪真把銀子沉入這湖底了。” 他之前本是不太相信黃少杰的推斷,現在夜間親眼看到兩個人鬼鬼祟祟的下湖,用腳趾頭都想得到,他們一定是來撈銀子的。 蕭秋月低聲道:“怎么只來了兩個人?這三十萬兩銀子整整一百五十箱,這兩個人能撈多少?” 趙百戶思索道:“劫匪不會一次性撈太多官銀上來,怕被官府搜查發(fā)現到。官銀需要處理他們才敢拿出來用。” 官銀的主要用途是在軍餉,官薪,宮用,各地建設,賑災等支出,銀子的底部刻有字樣或圖案,以便于區(qū)別統計。 但是,官銀是不能在民間直接流通的,必須先熔煉成新的銀錠或碎銀,這才能在市面上流通。 直接用官銀消費,被抓住是要殺頭的。 所以,劫匪搶了這三十萬稅銀,他們必須先溶化成民間流通的銀塊,方能拿出來使用。 三十萬兩銀子自然不是那么輕易就溶化完成的,因此劫匪才會把官銀先沉入湖中,再慢慢取出來。 對于這一點,蕭秋月和黃少杰自然也明白。 此時,那個潛入湖中的人從水中爬了上來。 穿好衣服,兩人拉動著繩子,拖出一個大木箱來。 大木箱被網兜住,這兩人將大木箱從網里抬了出來,隨后兩人扛起那個大木箱離去。 “走,跟上。” 趙百戶打了個手勢,帶著悄無聲息的跟了上去。 蕭秋月和黃少杰也都在趙百戶后面跟了過來。 他們三人與那兩個撈銀子的劫匪保持著約四五十米的距離跟蹤在后。 從這兩個劫匪的步伐中可以判斷出他們的修為并不算高,大概在后天五重境以下。 以趙百戶他們三人的輕功修為跟蹤著這兩個后天低級武者,自然是輕而易舉,不會讓這兩個劫匪有絲毫覺察。 只不過,趙百戶他們也不知道,此時,還有另外一個黑影暗中蟄伏在前面的密林之中,屏住呼吸,注視著這兩個劫匪周邊動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