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巧這家男主人是他的好朋友,又逢他有空,便欣然接受邀請,打算過來喝一杯。
更巧的是,他在這里碰見了女兒,于是便陪著女兒,一同等待孩子媽媽的到來。
而當姜恬出現,聽到她的質問時,蘇寒澤面無表情地開口:“不干什么,難道我們非得這么劍拔弩張嗎?除了前妻和前夫,我們還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姜恬從未在他人面前透露過安安的真實身份。
她明白,孩子也需要適應期。
孩童間的關注點與大人相似,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因穿著、飲食,是否身著名牌,以及父母的工作、家境,不自覺地相互比較。
而幼年時期的這種攀比,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更深的心理創傷。
那些從小被貧困與自卑裹挾的孩子,要么謹小慎微、不敢冒險,要么徹底放縱、不顧后果。
好在姜恬的教育十分到位,女兒雖已成長出健全的人格,但畢竟年紀尚小,這種健全也只是相對同齡人而言,她還無法突破生理限制,成為他人眼中成熟的大人。
在女兒長大之前,姜恬并不打算強迫她接受自己是普通人家孩子的事實。
只要蘇寒澤真心對孩子好,姜恬便不會拒絕這份善意——好孩子本就值得被更多人疼愛,她由衷希望女兒能成為全世界的寵兒,即便難以實現,她也不愿辜負任何一份好意。
見到蘇寒澤,姜恬反應片刻后,緩緩搖頭,露出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沒什么,就是感覺太巧了。”
“是啊,我也覺得巧。本來想來朋友家聚聚,沒想到又碰上了,我們父女倆也好久沒見了。”
蘇寒澤回應道。
如今的他,似乎不再像從前那般冷漠。
老婆早已與他劃清界限,冷漠又有何用?難不成這樣就能讓她回心轉意?顯然不可能。
一旁的另一對夫妻默契地選擇沉默,將空間留給這對前夫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