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西歐的消化量就那么大,它們自然傾向于在自己國家建廠。 怎么可能留下一些湯飯給你東歐的國家? 但是高瓴這樣的外來戶就不一樣了,要吃頭部存量,那單單依靠進口肯定是不行的。 在打開局面的時候無所謂,反正一年也銷售不了多少臺車,但是現在已經到達了三萬臺一年的水平,高懷鈞自然要好好考慮一下在歐洲的建廠選擇了。 這些東西,都不是寧遠等人可以直接拍板的。 周舟看到高懷鈞在忙著和這些歐洲的各地方官員洽談的時候,連忙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好不容易回到酒店。 “高總,這些是寧總讓我從華國帶過來的資料,這里有三份,為匈呀利,結克,波瀾,塞而維亞三個地區的汽車制造廠建設可行性可行性報告。”在一旁的秘書馮曉辰把資料遞過去以后,眼神復雜地看著這個年輕的小帥哥。 她來高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但是能感覺到這個傳說中的傳奇明星老板高懷鈞的工作時間是極為的規律。 每天雷打不動的早上8點起床,早上有三小時的公務處理時間,而下午有四小時的公務處置時間。 中午時間有一個小時健身房的健身時間。 就這樣一個人,三十歲出頭,居然已經創業十年了,掌控了一個世界五百強里頭排名前列的公司。 關鍵是。。。 還很帥! 老天爺基本上是把他所有的短板都補齊了是吧! “我們重點考察一下匈呀利和塞而維亞這兩個地區的環境。你和這兩個國家的聯絡人聯系一下。”高懷鈞沉聲和馮曉辰說道。 馮曉辰連忙點了點頭稱呼是。 那具體把工廠設在哪里呢? 高懷鈞主要考慮下面幾個點: 一個是當地有良好的產業配套。包括零部件供應,設計資愿,教育資愿,人才儲備,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 二個是地理位置。這決定了你距離實際消費市場有多遠。 三個是交通便利。這部分可以彌補第1、2點的不足。 四個是稅收能否有一定的優惠。 五個是當地最基礎的政局穩定,社會治安、政府關系等最底層的要素。 這五個條件必須全部滿足,或者是滿足其中的大部分,高瓴才會確定最終的落子地點。 而西歐的國家成本高,先往后放一放。 波蘭那邊什么時候打仗都不好說,尤其是前世在開打的額無戰爭會不會干到那里,還真的是個未知數,肯定不能去。 東歐有點遠,工業配套也不太好。 只能在中間那幾個國家里面選。其實純粹上面提到的前3點,產業配套、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結克都是遠遠好于匈呀利的。 稅收方面,都是歐盟國家,所以沒什么區別。 結克承接了很多德國汽車產業。很多人不知道斯柯達其實是一家結克企業,后來被大中收購了,但總部和原來的工廠還是在結克。同時結克還承接了很多德國外包出來的整車和零部件訂單。結克曾經是世界第七工業強國,而汽車產業本來就是結克的四大支柱之首。 這樣的一個國家,去那里投資汽車廠是非常好的,產業配套,熟練工人,產業環境,很多事情都是現成的,都不需要你去操心。 哪怕不去結克,去隔壁的slow FK,也是汽車強國,只是各種條件稍稍弱于捷克,但也是遠好于匈呀利的。 但是考慮到鄭智因素,結克可是出臺過政府文件,將華國定義為威脅和挑戰。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高懷鈞就肯定不會將結克作為投資的首選。 而匈呀利就不一樣了。 不能說站在華國這邊,但確實是歐盟里少數清醒中立,又實事求是的國家。 而現在擁有更多的利益投入到其中,有了高瓴在帶這個頭兒,在劣勢的情況下,抓住了這個機會,當地基建拉一波,就業增加好幾千,每年稅收多收幾十億。 更重要的是,如果這個例子開了好頭,說不定那里就會變成華國各大車企扎堆投資的地方。 這些其實都是高懷鈞覺得可以著重考慮的因素。 在外投資,真的輸不起啊! 按照他腦海之中的蛛絲馬跡,匈呀利有后世的比亞帝進行投資,這估計也是按照這個原理進行的布局,而塞而維亞則是一家零部件廠商進行了相應的投資。 等到高懷鈞考察完塞而維亞的貝爾格萊德和匈呀利的賽格德市之后。 他最終確定了在匈呀利的賽格德市建設一家汽車制造工廠! 這一消息一發布,可以說是第一時間震撼了整個世界。 可以說,這是華國汽車廠商第一家的海外乘用車生產工廠,也是華國制造的一個新的突破。 第一時間,匈呀利總(河蟹)理歐爾班·維克托的政治顧問歐班發推說的,高瓴將在匈呀利投資數億美元修建其第一家歐洲工廠,為匈呀利提供數千高價值就業崗位。確實是令人振奮的消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歐爾班·維克托用他的馬甲告訴世界,匈呀利要給高瓴進行全方位站臺了。 想想也是。 那么大體量的投資。 而且這個歐洲工廠80%左右的資金都是從匈呀利進行的貸款,高瓴只出20%左右的自有資金。 如果匈呀利不努力一把,沒有犧牲一些東西,怎么可能把如此龐大的產業集群留到它們這個小國家里頭? 這也是高懷鈞為狂風暴雨來臨之前的寧靜,抓緊一切有利的條件。 而《圖片報》,《費加羅報》,《法蘭克報》等報紙,其呼聲就并不美妙了,它們則是驚呼這是歐爾班·維克托其第二次執政以來,匈呀利轉向威權主義,民(河蟹)主加速倒退。 這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罪惡! 歐盟自從跟歐豬四國捅出了一個大婁子之后,自身的凝聚力出現了問題。 同時,自身的財力運轉也是同樣出現了問題。 歐盟如果無法為成員國提供足夠的經濟支持,在歐盟中處于經濟劣勢的小國勢必要另尋出路。 現在匈呀利就是這樣的情況。 這,恰恰是高瓴所存在的機會點! 不僅僅是如此。 關于高瓴在匈呀利的賽格德市建設一家汽車制造工廠的信息,也是第一時間被央媽的《新聞(河蟹)聯播》給報道了出來,并用了將近十分鐘的時間,詳細講訴了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投資背景。 國家在高瓴后面站臺的情形,可以說是非常明顯了。 這一新聞也是迅速地在微薄和各大論壇,以及高瓴的小瓴上進行了相關的傳播。 很快,高瓴在匈呀利的賽格德市建設一家汽車制造工廠的帖子,一下子就上了微薄榜單的第五名! 和其他汽車廠,都是在國內家里橫完全不同,高瓴的這一手,直接在歐洲出海,還在歐洲駐點,可以說是直接振奮了華國的民眾。 【匈呀利的基礎建設,工人質量是很不錯的,希望高瓴能在匈呀利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給匈呀利的老舊汽車一點華國震撼,加油!】 【看新聞,高懷鈞高興的笑容有點收不住了都,這是下了一盤大棋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