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文帝點頭:“原是如此,那老翁身子可還康健?可叫太醫去瞧瞧。” 聽到這話,不少人心里卻頗有些酸味了。 能坐到保和殿里的都不會請不動太醫,但也不是誰都能得圣口關心的。 裴承允微微低頭:“回皇上,微臣也不知那老翁家住何方,后來在明白水轉翻車的作用后便遣人拿著畫像去湖邊尋過,卻始終未尋到老翁蹤跡。”說到這里,他頓了一下,“當初微臣遇到他時,對方面色和身子看起來的確不大好,在謝絕了微臣為他尋大夫的提議后便蹣跚離開,此后方圓百里再無他蹤跡,微臣猜測……要么是去了外地,要么……是已經不在人世了。” “那卻是可惜了。” “皇上所言極是。”裴承允道。 譚尚書等老臣嘴里也連連道著可惜。 建文帝最后道:“明日起譚卿辛苦些,去驗明裴卿的水轉翻車后,也盡快再造出來幾個,擇農田試驗,若可行,即刻推行至大齊各地。” “臣遵旨。”譚尚書急忙應下。 建文帝看向裴承允。 后者沒等他開口,便立即道:“水轉翻車皆為老翁奇思,微臣才疏學淺,不敢居功,皇上若論功行賞,愿為老翁立碑,流芳千古,百世留名,也好叫百姓們知曉其付出與功績,感念其恩。” 他清潤而有力的一番話落下,叫不少人,尤其是建文帝高看了一眼。 若換作旁人是他,在找不到老翁,甚至后者可能已死的情況下,那這功勞實打實是要留給自己的,這廟堂之上品行高潔的人不是沒有,但到底汲汲營營的占大多數。 就在座許多人來說,他們捫心自問,自己大抵做不到如此光風霽月。 也因此,落在裴承允身上的目光更多了許多欽佩與欣賞。 建文帝的眼神尤其明顯,裴承允是他御筆欽點的探花,是他愛將之后,更是他頗為看好的后輩,他如此德行,最高興的便是建文帝。 他又是一番朗聲大笑,愉悅之情溢于言表:“裴卿品性高潔,不愧你裴氏先祖之風,更未墮你裴氏之名,極好,極佳!” 他本性內斂穩重,極少有這樣喜形于色的時候,也可見他對裴承允的欣賞。 若說先前另眼相看是因為后者的才能和家世,那至此,裴承允這個人也被他真正看在了眼里。 趙瑾也很高興,尤其是在他們夫妻倆身上落了不少羨慕嫉妒的眼神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