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多讀書。”糕糕皺著眉頭打斷他的話,“難怪三哥哥不叫我學(xué)父親,不愛讀書怎么成?” “三哥哥?”裴西嶺眼眸微瞇。 “他都同你們說什么了?” “三哥哥叫糕糕與如意多讀書,萬不可偷懶耍滑,學(xué)了父親和二哥哥,讀書大有妙處所在呢。” 裴西嶺輕笑一聲:“他倒是通透得很啊。”他語氣并不算愉悅。 趙瑾端起茶杯輕抿,掩住嘴角的笑意。 “三哥哥當(dāng)然是最通透的人。”糕糕理所當(dāng)然地開口,隨后又托著下巴,嘆了口氣,“糕糕想三哥哥了。” “如意也好想三哥哥呀,母親我們什么時候去看看三哥哥吧!” 裴西嶺犀利的眼神瞬間掃向趙瑾。 趙瑾神色還算淡定:“不必出門,今年過年,你們?nèi)绺绱蟮帜芑貋恚瑳]多長時間了,安心等著吧。” 聞言,父子仨都高興了。 午后不久,關(guān)于六皇子要進(jìn)京郊大營的消息就傳了出去。 六黨樂二黨氣,吃瓜群眾就看個樂呵,而反應(yīng)最大的竟然是安陽郡王。 他抱著什么心思,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反正六皇子是順利去了京郊。 裴西嶺也的確忙了起來。 而隨著趙瑾與柔嘉長公主回了京城,本就受人關(guān)注的陳沐一案再次被提起。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建文帝明擺著要捧柔嘉長公主,京城眾人聞弦知意,自也開始對其贊不絕口,連帶著看似沒出多少力的趙瑾都得了不少好名聲。 而有畫堂南畔和書肆等地方的大肆宣傳,柔嘉長公主連帶著整個皇室的名聲在民間都拔高不少,不少贊頌明君的民謠甚至自發(fā)就傳了起來。 在杜琦女兒被封縣主的圣旨下來后,上柔嘉長公主府熱灶趕的人就更多了。 趙瑾得知后也第一時間就上門去道了恭喜。 彼時柔嘉長公主正抱著孫女稀罕得不行呢。 趙瑾剛進(jìn)門就連連笑言:“快叫我來沾沾喜氣,這可是個有福氣的小姑娘呢!” 柔嘉長公主也是眉開眼笑:“且給你沾沾,莫要眼饞壞了!” 她小心將孫女抱給趙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