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了正院,裴承允便再度向趙瑾兩人行了大禮。 “這是做什么?” 趙瑾要扶起他,后者卻堅持行完了禮,隨即才抬頭道:“兒子不在府中,雙親家人遭遇良多,兒子空有掛念卻無能為力,實在不孝,也有愧于雙親。” 趙瑾愣了一瞬才明白:“你是說這一年發(fā)生的事么?” 什么瘟疫,什么陳家的……在裴承允離開之后,京城發(fā)生的事是挺多的。 裴承允微微頷首,正想說什么卻被裴西嶺打斷:“你天縱奇才不假,為父卻并不無能,家里沒了你就不能過了么?” 裴承允道:“自非如此,只是兒子心下——” “不是就閉嘴,你今日才回來,莫要掃興。” 裴承允只得應(yīng)是。 趙瑾也面帶笑容的坐了回去,與裴西嶺對視一眼。 老父親出發(fā)點是好的,不過是不愿叫兒子愧疚請罪罷了,再說那幾樁也真不算事兒。 不過斥兒子都要先夸一句天縱奇才。 他真的,哭死。 周念慈此時笑道:“三弟在外頭博前程,咱們后方的家人也不該拖你后腿,三弟不必介懷。” “是弟弟著相了。”裴承允含笑應(yīng)下。 裴西嶺看他一眼,忽地問道:“你想回京了?” 裴承允斟酌一瞬:“是,局勢愈發(fā)復(fù)雜,兒子想回京到底穩(wěn)妥些。” 像是怕裴西嶺不同意,他解釋道:“兒子在隴西并非只忙于政事,關(guān)于部分官員來往與利益牽扯也有所收獲,再加之豐年政績,想來調(diào)回京并不難。” 好兒子,跟你老父親的打算一模一樣。 趙瑾看他的眼神很是欣賞。 倒是裴西嶺答非所問:“在隴西,你雖有限制但前程尚明,可若回京,前程官階都要受限,你當(dāng)真情愿?” 裴承允的聲音堅定響起:“兒子情愿。” 大齊沒有父子不可同朝為官的規(guī)定,但也沒有父子二人皆位極人臣的先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