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戰(zhàn)爭并非結(jié)束就是終點,后續(xù)一應事務多得很,更需要耐心仔細去處理。 只是裴承州等人這回的時間格外長,想是因為漠北使團之故。 聽到是這個原因,眾人都松了口氣。 趙瑾不解道:“漠北不過是手下敗將,難不成還要我們勞苦功高的將士護送他們來投降的使團進京不成?” 裴西嶺頓了一瞬,想著這事遲早得知道,便道:“漠北似乎是為舉國歸順而來,該給些面子。” 他話落,趙瑾幾人臉上皆露出一抹驚訝。 “舉國歸順?” 裴西嶺點頭。 通常兩國交戰(zhàn),除非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或是像裴西嶺那樣直接釜底抽薪,抄去敵軍后方端了他們老巢,刀了賊王,不然一般都是割讓城池,賠上無數(shù)珍寶結(jié)束,漠北強悍,與大齊打了好幾年才落了下風,即便戰(zhàn)敗也不至于落得個舉國歸順的地步。 若他們當真要歸順,別說叫裴承州等人等上十天半個月,便是一年半載的那都得等啊! 裴承允很快道:“漠北為何突然歸順?” “似乎是因為貧窮之故。”裴西嶺道,“漠北人雖多數(shù)強悍,但因土地與所處位置原因并不富裕,先前在北疆邊境搞小動作便是因為搶奪大齊百姓吃食錢財,漠北王心有計較,大齊國富民強,他們?nèi)舢斦鏆w順,大齊自不會不管他們……若吃飽穿暖衣食無憂,誰想去燒殺搶掠呢。”最后一句話他說得頗為感慨。 裴羨猜測道:“所以此次他們戰(zhàn)敗投降,一是因大軍潰敗,二來也是因糧草緊缺么?” “的確如此。”僅剩的糧草還被秦王世子帶兵給搞沒了。 漠北人心潰散,沒了戰(zhàn)力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這里,裴西嶺眼中染上笑意,對趙瑾道:“叫漠北王下定決心的還是馬鈴薯。” 趙瑾挑眉:“因為能吃飽飯?” “畝產(chǎn)千斤的糧食,誰不想要?”裴西嶺道,“當初運送馬鈴薯去北疆也不無這個打算,漠北那邊被我們的細作透了消息,自然知道馬鈴薯如何珍貴,后來秦王世子又送了一個給漠北,據(jù)聞那邊是快馬加鞭送去王城的,我們能有一個馬鈴薯,自然就有更多東西,漠北王權(quán)衡之下,自知道如何選擇更有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