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永嘉帝的話叫眾人都有些意外。 太上皇好歹還設了個七歲之限,可聽永嘉帝這意思,是準備叫如意在上書房讀下去了? 這其中深意…… 裴羨的話也證實了他們的猜測:“不止如意,榮安與李家姑娘亦是天資聰穎,該留在上書房好生讀書的,此外若有官宦世家的姑娘們一樣能過太傅考核,可同進上書房讀書。” 當初太上皇隨手一點,誰想點來的三個小姑娘竟都是難得通透有靈氣的,雖也曾氣得太傅們恨不得給她們打包送回去,但天賦毋庸置疑。 所以永嘉帝便也不準備浪費太上皇開的先例,決定將上書房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傳統發揚光大。 如今只是在官宦世家中挑選,便是為了上書房那群人脈,也多得是人將姑娘送進來,太傅嚴格的考核無疑更提高了門檻,將他們的期待拉到最高。 跟饑餓營銷一個道理。 只要卡的夠嚴,大多朝臣就不會只糾結于男女同堂,反而要眼饞同僚多出人脈機會,臉上有光,揪心于自己家的姑娘能不能考得上。 剩下那群實在頑固不化的老爺子們,不成氣候。 都說上行下效,皇宮乃至世家官宦的改變,必然會影響下頭,潛移默化間,民間也更會效仿。 永嘉帝毫不掩飾自己溫水煮青蛙的念頭,此時若換做旁的人,只怕多少也要勸諫一二,怒斥三分亂了綱常的,不過他面對的是已經被煮熟了的裴西嶺父子,后者……通通裝作沒聽懂。 氣氛是沒有絲毫影響的。 如意聽著姐夫夸贊的話,笑得眼睛都瞇了起來。 果然她沒看錯,這是個極有眼光的姐夫。 趙瑾留他們議事,隨后便與裴羨周念慈帶著孩子們回了正院說話。 兩人細細問了裴羨的婚后生活,后者答的也叫她們放下了心。 到了午時,午膳很快擺好,帝后雖是喬裝而來,但到底規矩不能少,趙瑾是按照年宴規格叫下頭招待的。 上了桌,君臣之禮也去了幾分,裴西嶺父子仨借著各種由頭敬酒。 不是勸酒,而是敬酒。 敬永嘉帝功績突出,賀永嘉帝大婚之喜,理由冠冕堂皇到叫人連拒絕都不能,新婚之夜沒喝的酒今日通通補上了。 看著臉色已經微紅的永嘉帝,裴羨有些擔心。 “心疼了?”趙瑾偏頭看她,心里終于感受到了當初太后那股女大不由娘的無奈。 “母親慣會打趣我。”裴羨喂了珩兒一塊糕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