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嘴角帶笑的謝三賓,崇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輕咳一聲:“謝尚書?” “臣在?!? “貨幣改制的事進展如何?這項國策已經執行了數年時間,也該有所成果了吧?” 崇禎不問倒還好,問完之后謝三賓腦瓜子嗡嗡直響。 怕什么來什么。 據他所知,貨幣改制在普通百姓身上并沒有遇到阻力。 甚至普通商人和地主也非常支持這項政策。 不是他們通情達理,而是政策使然。 在朝廷層面,貨幣改制屬于自愿行為。 不強制推行。 手里有銀子的,可以換成大明圓寶,也可以不換。 但是到了地方官員這里,自愿就變成了強制。 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因為在他們眼里,這是上級交給他們的政治任務。 誰完不成任務,誰的能力就有問題。 屆時不但會影響自己的前途,還會給對手留下把柄。 至于會不會影響大明,他們就不管了。 為了能讓自己完成任務,他們會強迫當地百姓把銀子換成大明圓寶。 不換? 先威脅,然后打一頓,最后實在不行就隨便安排個罪名關起來。 普通百姓根本無力反抗,只能聽之任之。 但也有一部分人除外。 士紳! 他們仗著自己或者父輩祖輩曾經是官員的背景,聯合一部分商人共同抵制國策。 面對這些人,地方官員不敢強制推行貨幣改制。 這和攤派徭役一樣。 他們只會向普通百姓攤派徭役,士紳們自帶優免權。 這是不成文的規矩。 畢竟地方官不清楚士紳的底細。 若是他在朝中還有人脈,最終倒霉的將是地方官自己。 第(2/3)頁